得念好。怎麼看也是損人不利己,誰願意出頭?
對此方應物也很無語,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感覺。他本意只是幫便宜外祖父刷刷存在感,為今後回京鋪墊而已誰能想到會遇上張善吉這樣的豬對手。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主角光環?
難不成真會把便宜外祖父作為候選人奏報到天子面前?方應物想了想,立刻堅定的在心中自言自語道:“絕對不行!”
王恕是天子黑名單上的人物。把王恕奏報到天子面前,很可能會挑起天子的怒氣,激起天子的逆反心理和對抗心理!九天雷霆之下,倒黴的只能是王恕,這又是何苦?
可是不舉薦王恕,又該舉薦誰?難道舉薦老泰山屬意的人選,也就是兵部尚書張鵬麼?但這絕對是要失敗的,派系色彩過於鮮明的張鵬不可能會被眾人接受。
汪芷斜著眼,瞅著表現過了火導致快玩火**的方應物。嘴角噙著冷笑。片刻後對眾人詢問道:“諸君沒有多餘的話?看來就是王恕了?”
“慢!”方應物又出聲了。沒有人和方應物搶話頭,方應物一邊琢磨說辭,一邊緩緩道:“在下忽然覺得,尚有考慮不周之處。王老大人年已古稀,當以安養為主,不該奔波於道路。硬行舉薦王老大人,未免不夠體諒老臣,也是在下冒失了!”
眾人只能側目,說行的是方應物。說不行的還是方應物,左右就是他這張嘴背後有次輔撐腰,就是可以這樣任性,別人還能怎樣?放眼屋內。其實也就方應物能否定王恕。
方應物生怕別人不讓他繼續說,連忙又接著說:“在下又想了想,右都御史李中丞或可為天官候選!”
在人群裡。右都御史李裕愕然不已。他與方應物私人關係確實還算不錯,但沒有什麼實際性的政治勾結。實在是沒想到。方應物竟然捨棄王恕,轉而推出了自己。
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劉次輔意圖拉攏自己。甚至不惜用天官候選作為籌碼?李大中丞默默想道。
右都御史李裕?房內諸公心裡掂了掂,發現這個人選有點類似於先前張善吉推舉的周洪謨,都是人緣不錯、沒什麼太大短板的部院大臣,身上的派系色彩也不算太濃厚。
唯一有點讓人詬病的是,李裕與佞幸寵臣李孜省乃同鄉,兩人關係還不錯。但這也說明,如果李裕作為候選人,很容易在天子那裡透過;反過來說,如果出面否定李裕,說不定招致李孜省的碎碎念。
作為折衷人選,李中丞未嘗不可想至此處,眾人便覺得,方應物總算開始略微靠譜了。
此後便有幾個人附和了幾聲,大多數人也就預設了。有資格為天官候選的人無非也就這幾個,能有一個大多數人肯接受的選擇,就已經是不錯的結果了。
話說回來,既然李裕和周洪謨型別相同,此時能推舉李裕,為什麼不重新推舉周洪謨?因為推舉周洪謨的代表,也就是張善吉張大人已經被方應物擊敗,喪失了話語權,也就連累到周洪謨出局。
而別人犯不上為了剛剛出局的周洪謨,再重新與鋒利如刀的方應物打擂臺。方應物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一言一行是次輔劉吉意志的投射,別人嗆聲之前需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都贊同?”方應物環視了一遍四周,然後便對汪芷道:“那便勞煩汪太監奏報天子,吾輩廷推李中丞為天官之選。”
就這樣簡簡單單、隨隨便便的定下來了?冷眼旁觀的汪太監瞠目結舌,她原本以為還需要經過一番慘烈的廝殺,然後才能拼出一個結果現實情況真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汪太監不由得陷入了深深思考,為什麼方應物看起來舉重若輕、遊刃有餘、羚羊掛角,而自己卻是屢屢鬧笑話?
人群漸漸散去,應物年紀輕、輩分小,最後才走。李裕有意慢了幾步,與方應物並肩而行,苦笑幾聲道:“你這是將我放在火上烤。”
方應物淡淡的說:“大中丞何出此言,在下但憑公心而已,亦不用謝我!”李裕與方應物拱拱手算是謝過,便匆匆離去。
而汪太監眼看著第一次“從政”經歷就這般結束,而自己完全沒有表現,全程也沒說上幾句話,最後也只是接受結果而已。她倒是想與方應物唱反調,可是發現居然根本沒有多少插嘴的地方!
想及此處,驕傲慣的汪太監有點羞慚,她才不承認自己在廟堂政治中還嫩了點,一切都是方應物的錯!
汪芷從後面追上方應物,兩眼望天輕哼道:“某人上躥下跳半天,也不過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真是吃飽的著閒著了。”
方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