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起了方應物的興趣,連忙問道。

“吳家號稱科舉第一家,門中出的進士最多,但是大都是前朝宋時候。最近一二十年沒出過進士,尤其最近連續三科,連一個新秀才也沒中過。不管是什麼原因,很多人都說吳家如今徒有虛名了。”

方應物知道,在科舉家族裡,功名可不是世襲的,十幾年不出相應的成績,特別是最近三科,連個秀才都沒出,雖然可能存在運氣差的因素,但也要被看做沒落,所以吳家被外人議論情有可原。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底蘊也不是他方應物一介貧士可以比的。

想起自己的遭遇,他不忿的信口答道:“瞧瞧那位公子的做派,再瞧瞧那書童的的舉止。因小見大,我便知吳家為什麼不行了!”

一夜無話,次ri方應物先去了縣衙門口,看看有沒有縣試的新告示,隨後又去了位於縣學裡的考場,摸清路線和環境。一切準備妥當後,便安心等待明ri考試。

縣試乃漫漫科舉道路的第一小步,也是考試氛圍最寬鬆、最沒規範xing的一步,各地和各地情況都不同。

淳安縣是人口小縣,今科參加縣試人數不是很多,只有一百多人,與動輒上千人報名縣試的江南、江西這些地方不同。但這批人的學問質量是絕對不輸於天下任何一個縣,絕對是名符其實的死亡之組。

考場設在縣學,方應物早早的就到了大門外候考。此時這裡圍聚了數百人,人頭攢動擁擠不堪,人群裡有考生,有送考的,有當保人的。

汪知縣在大門後面臨時搭建的臺子上高居而坐,另有人負責唱名和搜檢。被點到名字的考生上前接受搜身與核查,保人也要上前進行現場擔保和確認。

方應物提著籃子站在人群裡等待,不時與兩個保人交談幾句。忽而聽到後面有人說話:“公子這次必定要中了案首。”

方應物聽著耳熟,轉頭看去,說話的卻是昨天在西廟遇到的那個書童。他旁邊是位錦衣華服的年輕人,歲數不過十七八,應該就是這個書童的主人吳公子了。

書童說自家主人肯定要中案首,這不奇怪,誰不想討個好口彩。但那吳公子卻沒表現出任何謙虛意思,反而安然受之,這就讓注意到他們的方應物奇怪了。按理說,那吳公子應該假意訓斥幾句“休要胡思亂語”之類的。

方應物早將案首視為囊中之物,在這上面格外敏感。便帶著疑惑半是譏諷半是試探道:“尚未入場便自吹自擂中案首,簡直笑掉大牙!”

書童與吳公子齊齊看過來,書童認出了方應物,連忙對自家主人耳語幾句。吳公子對方應物拱拱手:“不才雲峰吳綽,閣下是哪裡的人?”

方應物答道:“花溪方應物!”

“花溪?方家?”吳公子想了想如實答道:“沒聽說過。”

隨即他又不耐煩的揮揮手,傲然道:“你們這些不知從哪個山間角落裡鑽出來的泥腿子,最大毛病就是酸氣多,我懶得與你一般見識。不用在此打口舌官司,反正到最後我的名次必定比你高就是,現在多說無益,放了榜就知道了。”

這股撲面而來的高貴冷豔將方應物氣得大怒,他本就有點俯視時代的清高,沒想到頻頻被這主僕倆毒舌。

你們都只是歷史塵埃而已!方應物正要反唇相譏,卻聽見前頭叫到了他的名字,該到他入場了。便只好忍住氣趕上前去接受搜檢,不再與吳公子一行繼續糾纏。

半刻鐘後,方應物順利透過門口檢查,過龍門進入了考場。一眼看到考場中的座位是臨時安置在甬道兩側的,露天而設。眼下是秋高氣爽時候,天氣不冷不熱,所以露天考試並不難受,比搭建考棚又節約經費。

先前領到的試卷上有考號,方應物又循著考號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在甬道東邊中間第八行中間。

放下考籃,擺上試卷和筆墨硯臺,方應物雖然是“早有準備”的考生,但在決定自己人生命運的考場上,心跳仍不ziyou主加快了幾分。

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不親臨此境,永遠不知道這種一步天堂一步地獄的感受。雖然也有高考存在,但九十年代以後的高考比起科舉的殘酷,只能算小兒科。

學著中學課本的溫室花朵大約只會帶著刻薄的笑容,將范進中舉後發瘋當成笑料,卻很難體會到笑料背後的艱辛和榮光。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名榜上,前進一步就是人上人,後退一步就是人下人。任你使出十八般手段,魚有魚路,蝦有蝦路,入場無悔,這就是科舉社會里的公平。

方應物深吸一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