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娘子看不到的視線死角,對著方應物擠眉弄眼,暗示方應物去說納妾的事情。
勸人娶妾這種事情。方應物兩世為人還是第一次做。任他口才好,一時也不知從何說起。這話怎麼開口才好?
在項公子再三用眼神催促之下,方應物只得硬著頭皮,斟酌詞句對項氏娘子道:“在下知道有女子仰慕項兄。情實可憐,以致相思成病。在下不忍見其傷心薄命,想在其中做個說合人。”
項公子站在自家娘子背後。伸出大拇指讚了一下。從這裡說起,角度選的甚好。首先引起同情心就好辦了!
項氏娘子聽到這裡收起待客笑臉,輕哼一聲。“方家兄弟小小年紀,說媒拉縴倒是很純熟麼?”
方應物大窘,前段時間有縣裡甚至鄰縣的十八路媒婆輪番登門。耳濡目染之下,當然也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了。
項氏娘子瞥了夫君一樣,又對方應物道:“你們讀書人,不去認真精研經典、討論學問,整日裡都琢磨些什麼歪門邪道?難道四書五經上,教導你們納妾麼?”
方應物心思轉了轉,連忙辯道:“項家嫂子所言不錯,《孟子》有之。《離婁章句下》這篇雲:齊人有一妻一妾。正所謂齊人之福也,項家嫂子敢說聖人不教人納妾?”
項氏娘子愣了愣,項公子大喜過望,在身後又給方應物豎起了兩個大拇指,不愧是善於解釋經典的小才子。若認真鑽研,將來會成為大師級人物的!
呆了片刻之後,項氏娘子卻不服氣道:“若照方家兄弟這說法,根據經義妾身也要再納一夫。”
方應物還沒說什麼,項成賢先跳了出來,怒斥道:“胡言亂語!經義上怎麼會有一女二夫!”
項氏娘子冷冷道:“豈不聞朱子為《大學》作序,序中雲:河南程氏兩夫。朱子都說過,為何妾身不得如此?”
我靠!方應物和項成賢暗暗吐血三升。朱子原句是“河南程氏兩夫子出”,被項夫人一口截斷成了“河南程氏兩夫”,真真是好截斷!
項公子高聲駁道:“哪有你這般胡亂擷取經義!”
項氏娘子咄咄逼人道:“你們寫八股文,題目不就常常截搭經義詞句麼?為何妾身就不能?”
這話倒也沒錯,八股文題目為了防止猜題和不重複,經常隨意截斷經書句子,或者再隨便前言不搭後語的組合起來,形成怪異偏門的題目。
方應物悄悄擦了擦汗,可以斷定這項氏娘子必然也是出自書香世家,竟然堵得他無話可說。
果然十分不好惹,難怪洪公子也鎩羽而歸躲之不及,自己不明內情才來當這個冤大頭說客。
所以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罷!方應物趁著他夫妻二人說話時,轉身就要走人。項成賢眼角瞥見找來的盟軍打算臨陣脫逃,連忙喊住道:“方賢弟慢著!”
方應物無奈立定,又聽到項前輩對自家夫人說:“你執掌家用,只管推脫家中無錢,但這不成問題。方賢弟古道熱腸,願借給十兩使用,今日他把錢都帶來了!”
險些忘了還有這件事。。。。。。方應物只得回來,從懷裡掏出裝著銀子的錦囊遞給項公子——正是先前項公子偷偷塞給他的那個。並豪氣干雲、十分大方的說:“何須掛齒,不用急著還!”
項公子手持錦囊,對著夫人搖了搖,“錢不是問題了,還有何話?”
“給妾身看看。”項氏娘子伸手道,項公子便把錦囊遞給了她。
項夫人開啟錦囊口子看了幾眼,果真是白花花的銀子,又輕輕在手中掂了掂,重量確實約摸十來兩。
看完之後,她將錦囊收進自己的袖子,白了項公子幾眼,忽然柔聲道:“既然夫君真想納妾,那麼妾身情願做小,這銀子就當是買了我罷!”
方應物瞠目結舌,不由得對項前輩產生了萬分同情。娶了這種妻子,怎麼可能斗的過。他這輩子就死心罷。。。。。。
今晚他方應物和項前輩兩人齊上陣,居然也徹底慘敗了!項前輩不但沒有說服夫人,還將私房錢十兩搭了進去,實在偷雞不成蝕把米。
項夫人又轉身面對方應物,再次笑容可掬,“方家兄弟,既然你視夫君為兄長,那妾身也算你長嫂。
忽的想起一門好親事,嫂嫂欲在此為你參詳參詳,想必小兄弟不會駁掉嫂嫂這份臉面罷?
這家女子,只是相貌差了些。但也沒關係,娶妻娶德,至於門戶絕對配得上解元府第。。。。。。”
方應物苦著臉,連連作揖道:“小弟我方才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