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2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在太后那裡自然又是大功德一件,少不了自己的好處!只是不知到底會有什麼好處?方應物心裡不停地盤算著。。。。。。

一夜無話,到了次日,方應物迫不及待的來到珈藍殿,把性閒法師手裡的掃把扔到一旁,督促道:“法師!請隨本官去罷!”

性閒和尚微微一笑:“施主對周家有恩,貧僧無以為報,便送了施主一夜歡欣喜悅,正所謂**一刻值千金,但因果也僅此而已。南無阿彌陀佛!”

我靠!方應物指著性閒和尚愕然無語,這和尚也忒能耍人了!(未完待續。。)

ps: 三更完畢,困死,睡覺!

第三百八十六章 報國寺(下)

方應物就站在殿中,瞪著性閒和尚半晌,但性閒和尚不以為意,繼續灑掃殿宇,然後坐在佛像下,手持木魚唸經,南無阿彌陀佛!

送施主一夜歡欣喜悅?一想到這句話,方應物便氣得牙癢癢,這也叫報答?有信仰的出家人精神世界自成封閉體系,用他們自己的邏輯詭辯起來就是個死迴圈,平常人根本插不進去。

氣歸氣,怎奈縣太爺的威風在這兒使不出來,對這性閒和尚真是打不得也罵不得。

方應物在珈藍殿裡聽著性閒和尚唸經無趣,便出去看看能否另尋蹊徑,找到了報國寺的老住持閒談。

“性閒法師是如何來到貴寺的?”方知縣饒有興趣的問道。

這老住持法號圓通,聽到縣太爺詢問,很殷勤的答道:“十年前,性閒重病纏身,倒在本寺門前。老衲於心不忍,便抬了他進殿,此後我佛庇佑,叫他全好了。如此性閒誠心拜在老衲座下,在本寺為僧。”

方知縣嘆道:“看來你們師徒之間相處不錯,孰料這性閒法師竟然是東朝聖母的幼弟,這多年來你也想不到罷!只是性閒法師向佛之心堅執,不肯再沾惹紅塵,聖母欲相認而不得,為之奈何。”

聽到這裡,圓通老和尚雖然沒有說話,但也忍不住輕輕嘆口氣。方應物一邊感慨,一邊沒忘了察言觀色。見此暗想,彷彿有門兒!

如此方應物彷彿拉起家常,循循善誘的問道:“貴寺是何時所建?是如何建起來的?”

圓通老和尚答道:“蔽寺淵源甚久,不過文皇帝起兵靖難時候荒廢了。後由上代住持在荒野中重建廟宇,至今五十年了。”

方應物漫不經心的問道:“荒野之中重建?可有田宅地契否?”

圓通老和尚一時語塞。當初靖難時北平城外兵荒馬亂、十室九空,後來兵事結束。上一代老住持隨便在村居田間尋了塊空地建起寺廟。先來先得,又不曾買賣過,也沒佔了別人地方,哪有什麼地契?

但老和尚轉念一想,莫非這縣太爺有意示好,要給報國寺辦一張地契文書?那樣寺廟土地就是鐵板釘釘的永產了,倒也是好事。

如此老和尚“阿彌陀佛”一聲,坦然答道:“多年來蔽寺一直據此,實未見用到過地契。”

“哦。”方知縣兩眼望天。想了片刻,又開口道:“常人都知道,崇文門地處要津,九門之中最富,其實我宛平縣宣武門這邊也不是不能聚財。”

圓通老和尚本來也算是老於世故的人,但現在也徹底糊塗了,渾然不明縣太爺到底想說什麼?這話題也太跳脫了罷?

方應物沒有在意老和尚的態度,自顧自道:“據本官眼中所看,貴寺地處宣武門外。瀕臨要道,南邊直隸、西邊山西的商旅之人從陸路入京,少不得也要從旁邊過路。”

老和尚更糊塗了,難道這方知縣想叫報國寺設卡收稅?那可真是阿彌了個陀佛!佛祖在上。幹還是不幹?

“本縣財賦窘困,一直入不敷出,虧空實在不小。故而必須要有開源之舉。故而本官方才想了個打算,徵收貴寺土地並在此設立集市。縣衙收取稅銀,或可稍稍彌補虧空!”

什麼!圓通老和尚大吃一驚。繞了半天圈子,不是要替報國寺辦好事,而是打算徵佔報國寺的土地,然後藉此地賺錢!

難怪剛才縣太爺旁敲側擊的打聽有沒有地契!若沒有地契,那就是拳頭說了算的,誰拳頭大誰就能佔住!時常聽說農家開墾荒地後,但卻被權貴侵佔淪為佃戶,沒想到類似的事情也要發生在本寺!

老和尚氣得直哆嗦,質問道:“施主!這如何可以?”

方應物站了起來,伸個懶腰道:“這有什麼不可以,你腳底下不是大明的公地麼?而且本官並不是找你商量來的,明天就派人前來丈量土地,然後就要拆掉廟宇,另外動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