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胡說,你在京裡可都是和皇上世子在一起的”
蕙畹道:
“皇上和世子哥哥還不錯,算了,不說這些,反正以後我再也不進京就是了,還是家裡好”
劉氏睨了她一眼,搖頭笑了,蕙畹向外面看了一眼道:
“孃親,我怎麼覺得咱家好像大了很多呢”
吳大娘笑道:
“三公子有所不知,年前旁邊的李家,據說兒子得了好差事,一家人遷往青縣縣城去了,這裡的宅子就打算賣了,咱們家就盤了過來,打通了,當然大了許多”
劉氏笑道:
“我不過是想著雲昊要成親了,院子太小,也不像個樣子”
雲昊急忙道:
“勞嫂嫂惦記辛苦,成親後,我就要帶著家眷去江南赴任,到白白的浪費了去”
劉氏一聽不禁道:
“雲昊有出息,嫂嫂也對得起張家的列祖列宗了,可是這一去,只你們新婚夫婦兩人,年紀又輕,到令我有些懸心,也不知道哪個江南地方的風土人情,可欺生不”
蕙畹看了劉氏一眼打岔道:
“娘,這您就不知道了,江南美的緊呢,詩詞裡不是說了嗎,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劉氏哧一聲笑道:
“您們書裡的文章那裡做的準去,都是詩人們胡謅的,也未可知”
博文道:
“畹兒說的不錯,賀總督之前就是江南的巡撫,伯之仲之小時候都是在江南長大的,和孩兒說過,可著咱大燕,就數江南最是富庶了。”
劉氏點點頭道:
“要是真如此,我就放心了。”
郊外野遊
蕙畹回家來安置妥當了,但是也沒得閒,因為小叔高中,每日裡必有客人上門送禮,這可比當初中舉人強太多了,加上都知道這張雲昊是聖上欽點的官,自是體面非常,又兼婚禮在即,故平安城有些體面的,都來湊這個熱鬧,錦上添花乃人之常情,倒也不奇怪。
蕙畹沒露面,只在後宅幫著劉氏整理內務,也是劉氏有意教導她些世俗家務,畢竟難得有這個機緣,前面只留給張雲卿和雲昊支應,雖說在現代時,蕙畹是個實打實的白領,而且是財務部門的,可是真實接觸這古代的家事,才知道和自己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瑣碎的很,自己一家,如今小廝、丫頭、婆子統共加起來,也不過二十多個,就已經如此了,試想張府,更甚者楊紫安家怎麼管理,還真是個技術活呢。
蕙畹最喜歡自己的小弟寶寶,這大半年不見,已經長的圓嘟嘟的甚是可愛,雖不會講話,但卻可以依依呀呀的回應蕙畹說的話,非常有趣,經常是劉氏在一邊處理家務,蕙畹守著搖籃逗著他玩耍。
小叔的婚禮甚是繁雜,尤其如今小叔也是官身,而且比爹爹的地位出身都高上許多,又有皇上親自過問,賞了東西下來,故一應成親的物事,劉氏和吳大娘商議著重新置辦了不少,才過的眼去,如今的張家也和原來的拮据不同了。
劉三舅果然是個經營的奇才,食肆不僅開遍了平安城,甚至周圍的幾個大小縣城裡,也都有了店面,還有那白醬,如今各大館子都來預訂,雖說技術含量低些,被旁的油坊分了些生意,但劉三舅是個有成算的,在那質地上尤其用心,久了,倒也打下了自己牌子,順發白醬,如今在方圓百里也是叫得響的,所以銀子也是大把大把的賺了進來。
如今在離著蕙畹家不遠的街上,盤下來一棟不小的宅子,準備整修了,把劉老太太接來城裡享清福,兩個哥哥也都一併接來,仍是三房這樣熱鬧的一起過,劉家的和睦是古代少見的,三個舅舅妯娌之間都是親親熱熱,和自己家一樣,縈繞著一種家的溫馨,這是令蕙畹非常欣慰的。
要說劉家兩個哥哥和嫂子,其實也是很明白輕重的,如今劉家到了這個分子上,說白了,主要是得了姑奶奶的繼,雖說以前時常接濟,但自從姑爺得了差,張家那裡還是尋常人家,就是那縣太爺見了劉家的人,也要客氣三分,這不都是衝著張家的面子,兄弟再能幹,沒有姑爺在城裡託提,那裡能混到這個樣子。
所以劉三舅所有的鋪子產業得的紅利,都是和張家五五分成,劉家前面兩房也都沒有不平,畢竟三弟如今發達了,卻把鋪子都算作官中的,每月的分紅自己也不曾多拿一錢,而是平均分給三房,將心比心,兩個哥哥嫂嫂那裡還挑的出理來,所以哥三綁在一起,越發的要把生意做起來,古人云:兄弟齊心,其利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