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3 / 4)

然中了貢士,只等三月初一殿試,蕙畹寫了書信回去報喜,同時也暗暗佩服小叔,那個八股文的文章不是那麼容易寫的,三月一日殿試在文華殿舉行,貢士們都一一進來站好,皇上駕到時,張雲昊偷偷看過去,還真和蕙畹說的一樣,看上去十二三歲,但是龍行虎步甚是威嚴。

殿試是楊紫青親自出題的,題目在殿前展開,眾貢生坐下答題,楊紫青坐在上面的寶座上,目光有意無意的掃了下面一眼,在側面第二排的一個貢生身上,停了一下,低聲道:

“胡康,你看那個貢生,瞧著好像有些眼熟”

胡康多精明,這些個貢生們,誰是什麼來歷家世,早就弄得一清二楚了,看到皇上說的那個貢生,急忙低聲道:

“那個是平安府的張雲昊,是博惠公子的親叔叔”

楊紫青挑挑眉道:

“想不到這張家一門,到真的都是有才的”

殿試過後,貢生們回去等著放榜,楊紫青招洪先生來和他一起閱卷,拿到張雲昊的試卷,楊紫青不免多看了幾眼,第一印象,並不如博惠聰明機敏,但與穩重紮實上卻很不錯,現如今的朝廷,正是缺少這等穩重紮實之人,又兼想到張雲昊和博惠極相似的五官,可說是君子如玉,一點兒也不誇張,遂心裡甚喜,欽點了一個一甲探花郎給他,心裡想著,是不是再過十幾年,也許自己還會在這裡欽點博惠一個一甲狀元郎,這豈不是千古美談。

對博惠,楊紫青接觸了這些時日,不得不說他真的很不一般,小小年紀,在宮裡懂得韜光隱晦,低調做人,但是每每洪先生總會拿來她寫的詩詞或策論來給他看,楊紫青都不禁暗暗點頭,自己在他這個年紀,是絕對沒有這樣程度的,而且看似天真的彷彿不通世事,但眸光流動間,又讓人覺得可愛非常,喜歡她,彷彿太容易,不怪紫安如此寵溺他。想到此,楊紫青不禁微微笑了。

三天後放榜,喜報一日之間傳遍集賢街,蕙畹望著明顯有些激動過頭的小叔,急忙讓他的小廝,把紅包遞給了報喜的小官吏,蕙畹也看著小叔樂了,探花郎呢,這真是: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蕙畹報喜的書信也送了家去,想必劉家姐姐更高興了,大登科後小登科,果然被自己料中,瓊林宴過後,是皇上召見,一起覲見是一甲狀元和進士,楊紫青點了狀元進士在翰林院供職,就遣了下去,獨留下張雲昊,張雲昊不免有些忐忑,楊紫青看著他道:

“第一次見到博惠,朕就問他,何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她給朕做了通透的解答,至今朕仍記得,所以看了你的策論裡不乏愛民之論,朕心甚慰,若朕把你外放去做百姓的一方父母官,你可願意”

張雲昊一愣,忙跪下謝恩道:

“臣定做到愛民如子,清正廉明”

楊紫青笑道:

“聽說你已經定親了,是平安府劉東林的長女”

張雲昊不想皇上連這個都清楚,急忙回道:

“正是”

楊紫青笑道:

“朕給你三個月的假,讓你大登科後小登科,然後拿了吏部的官文去江南,先做個知縣,三年後朕等著看你的考評”

張雲昊急忙叩頭謝恩,張雲昊出來的時候,還以為自己做了一場大夢,胡康送他出來道:

“恭喜了,張大人,前途似錦啊”

張雲昊不禁有些疑惑的道:

“胡總管,這皇上日理萬機,怎麼我一個小小貢生的事情,知道的這樣清楚”

胡康掃了他一眼,心道可惜這相似的皮囊,全沒有博惠公子的機靈勁,遂開口提點道:

“您家有人通著皇上的耳呢,張大人慢走”

張雲昊出來才想明白,胡總管說的是蕙畹。吃驚之餘,不禁暗暗焦急,這次勢必要帶了她回去才好,不然可越發的不好收拾了。

衣錦還鄉

得了恩旨,張雲昊於三月中,啟程回了平安城,雖說外放的官職只是個七品知縣,但誰都知道;這張雲昊入了皇上的眼,江南啊,魚米富庶之地,政績還不好混嗎,這不過是個跳板罷了,不過也嫉妒不來人家,都知道人家的侄子厲害,真正入了皇上眼的;恐怕是那個小公子吧,這不過是愛屋及烏罷了。

眼看著到了清明節,平安王楊奇到時也會進京,所以楊紫安暫時是不能回去的,勢必要等著祭奠了宗廟,才能回去,但博蕙歸心似箭,且也要回去上墳,故兩人暫時分開,博蕙隨著小叔一行回了平安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