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3 / 4)

小說:洪荒玄松道 作者:浪劍飛舟

一齊對付通天教主截教以來。雖對外好稱關係良好,可誰都知道,兩教也是一直齷齪不已。且不論太上老君化胡為佛,燃燈率一眾闡教金仙叛投佛教,便是最近的唐朝佛經東度,也是佛教與道教屬下天庭的見不得人的勾當。只不過玄木島勢力崛起甚速。讓佛道兩教齊齊感到了危機,所以兩教才放下爭端,改為結盟。

即便是玄木島一家。李松統管一切。尚還有儒法之爭。而佛道兩教的種種事故,註定兩教不可能毫無保留的信任對方。

太上老君修為號稱道祖鴻鈞之下,聖人第一。其感於李松威脅,親自佈下一局,讓佛道兩教在朱仙鎮與東海齊齊出招。便是想聯合兩教實力,一舉置玄木島於死地,若是佛道兩教傾巢而動,玄木島萬難應付。

可世上最難推算的不是一個人的修為,也不是天道的程序,而是人心。老君修為再高,也控制不了佛教兩位聖人的思想;佛教兩位聖人不知道李松所想,也算不出道教兩位聖人所想,是以進退兩難。因此。才在朱仙鎮似戰非戰。

因為宋金之戰是天定封神之戰,而天庭進攻東海有地是一籮筐理由。道教在東海開戰,美其名曰對付玄木島,實際上是道教根本就不想捲入與東勝神州人族(宋朝)為敵的封神之事中。佛教得提防道教是否想就此甩開佛教與宋金之戰,超然佛教與玄木島兩方之外,而坐山觀虎鬥。

若是如此,佛教的處境就大大不妙了,在宋金戰場佛教單對玄木島,即便勝了,怕也要門下弟子喪盡,得和通天教主一般做個光桿聖人,以後在三界再無話語權,況且能不能勝還是個問題。接引準提更為忌憚的是李松為東海的態度,萬一李松壯士斷腕,置東海不顧,率領玄木島門下全力對付朱仙鎮的佛教,而道教又鞭長莫及,那在朱仙鎮地佛教弟子還不被一鍋給端了。畢竟,五湖四海不過是玄木島的一個附屬罷了。

但是接引準提又不想失去此次對付玄木島的好機會,所以便派下以燃燈為首地上古七佛前來,其餘實力則靜觀其變,想要看東海之戰發生地情況在做下一步的打算。

若是玄木島大軍前往東海,那麼佛教盡出門下精英,在朱仙鎮興風起雨;若是玄木島大軍不顧東海,殺往朱仙鎮,那麼佛教也可從容撤退。

老君原始對接引準提的顧慮倒是知曉,所以才讓太清道人命令玉帝,迅速對東海出兵。這一切都是進展良好,可壞就壞在幾位聖人都低估了昊天蒼穹玉皇大帝爭權奪利地心思,玉帝怎麼會放過這幾位聖人都有求於自己的時候?臨時任命了這赤腳大仙(彭祖)為天庭兵馬大元帥,主導此次進攻東海之事,牢牢的將天庭地兵馬大權抓在自己手中。

赤腳大仙為玄木島安插在天庭的棋子,自然知道此戰對於玄木島的重要性,因此打著玉帝的幌子,利用楊戩等天庭戰將對自己的不滿,在東海上遲遲不肯開戰。

這樣一來,佛教那邊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為玄木島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李松笑道:“既然幾位聖人都如此看得起玄木島,我們萬不能讓幾位聖人失望了。”頓了頓,李松神情肅然,道:“道教為了顯示誠意,怕是要催促天庭進攻東海了,此戰倒最為緊迫,玄木島門人聽令!”

“諾!我等秉尊兄長(老師)之命!”孔宣等人齊齊站起聽令。

“佛教在朱仙鎮佈下一陣,我等便在這東海佈下一陣!”李松嘴角掠過一絲笑意,轉身對著雲霄道:“妹子,你便率領竹靈梅韻二人前往東海,佈下那九曲黃河大陣,不要急著戰鬥,只要拖延時間便可,且看道教誰敢前往?”

雲霄昔日黃花山下便是和瓊宵碧霄二人佈下九曲黃河大陣阻擋十二金仙,如今換成了竹靈梅韻兩位準聖,又佔得東海的天時地利人和,道教聖人以下,怕也只有玉帝王母的陰陽兩極陣以及三清道人的天地人三才陣或可一戰,用來拖延時間自是再好不過。

雲霄等三人點頭應過,向眾人道別後,身形一閃,便望那東海去了。

旁邊孔宣與李松相交億萬年,自然知道李松所想,還不待李松說話,便站將出來,英俊地面龐上,嘴角微微上揚道:“兄長,那朱仙鎮燃燈七人,便交給兄弟前去打發瞭如何?”

李松點點頭,道:“兄弟此去,卻是要當心了!”以孔宣之能,若是燃燈率領上古六佛圍攻孔宣,倒是不怕,但既然是去闖那上古七佛大陣,難度可要增加不少。

孔宣笑道:“兄長不必擔心,兄弟自然曉得,我倒要看看那燃燈這些年來,本事有什長進?”孔宣也知道此去闖陣不求有勝,但求無敗,也是拖延時間罷了。不過孔宣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