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4 / 4)

之象,就是說,語言文字運用或活躍到一種程度,我們不覺語言文字的存在。這種心作的完成,來自多讀書,或者應該說,活讀書所醞釀出來的覺識,不必經過像黃庭堅及江西派“無一字無來歷”那樣苦思找文字,造韻律,配典故,自然而然地避過陳腔硬語,達到一種活潑潑的自發自序,是繼承蘇東坡演自道家美學特有的直覺主義進一步的揮發:物各其性而自發自成於未受知性干擾的運作。嚴羽能在襲用了前人(事實上當時已經很普遍的)“以禪論詩”(包括了他攻擊的江西詩派詩人的用語)而仍能突圍而出,開啟後來的格調派與神韻派的局面,正是因為他洞識到“悟”,作為一種飛躍性的靈動神思,不只在詩創作上重要,對當時道學家/理學家心、性、理、氣的求索應該也是不可或缺的運作。事實上,禪悟,雖然為某些道學家/理學家所不喜,甚至備受他們攻擊,在宋明理學中一直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較有趣的是,在我當時的研究中,我發覺嚴羽的禪悟說論述的投向,竟然來自心學的開山祖陸象山的門人包恢(1182—1188),恐怕不是偶然的。因為我當時的關心在詩論,沒有追蹤下去。我打算在後面重涉“禪悟”在宋代流行的特有意義。在此,我們需要重溯他詩學的源頭——直貫禪宗思的道家美學。

甲篇:從道家到禪宗的精神投向文內道家經典,老子的《道德經》以章註明。例:老:1=《道德經》第一章。莊子按郭慶藩編的《莊子集釋》(臺北,河洛版,1974)。例:莊,13=《莊子集釋》p�13。又文內所引外篇文字,均以其為原典精神延伸者為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