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3 / 4)

是萬萬不敢承認的,更不敢把朱瞻基這戲謔當真。此時他連忙陪笑道:“司禮監如今只有陸公公一個人管著,他還得提督東廠,有些事情就忙不過來,所以皇上才會挑上了小的。殿下這話要是給別人聽見可了不得,誰不知道那二十四衙門的頭頭腦腦都盯著那個位子可沒打算和人去爭,能把御馬監的事管好就知足了。”

於是,見朱瞻基哂然一笑,乎確實只是在打趣自己,他這才鬆了一口氣:“至於今天的差事,其實是因為江南又貢了蜜桔來,皇上剛剛已經讓人賞了東宮和幾位皇孫殿下餘下的除了分賜勳貴大臣的那些,這八簍是送去趙王府和安陽王府的。”

年前那場鬧沸沸揚揚的造反逆案,別人殺的殺流放的流放,而趙王朱高燧這個始作俑也是軟禁至今。即便如此,逢年過節的賞賜仍是少不了這位親王,此次賞賜蜜桔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因此朱瞻基並沒有在意。只是,他揚起馬鞭正打算走,卻不想海壽忽然上前抓住了他的韁繩,壓低聲音又說了一番話。

“殿下有一件事小的得您提個醒。今天皇上正好和大臣商議過北征,後來又叫了武安侯和幾位勳貴陪著去御苑騎馬射箭,間中正好說起是否讓您隨行的事。錦衣衛指揮僉事張盛讚殿下您文武雙全,頗有皇上昔日之風加上司禮監陸公公也在旁邊攛掇了幾句,所以皇上已經決定到時候帶您一塊北征而且已經命人去知會內閣的幾位大人,您可得有個預備。”

這是有處可查的實話,因此海壽絲毫不怕朱瞻基會認為自己是挑撥離間。

笑呵呵地行了他便回身招招手。帶著人匆匆走了。而朱瞻基聽到這個訊息卻是大出意料。他分明記得在之前去乾清宮請安地時候。朱棣還吩咐過讓他在京師好生輔佐朱高熾麼一下子就變成了這樣?還有那個張。那個陸豐們究竟是安地什麼心?

他究竟能信得過誰?

看到朱瞻基掉轉馬頭。黃潤立刻趣地上前問道:“殿下是回端本宮?”

“回去換一身衣服。我要出宮走走!”

雖說心頭大訝。但黃潤不敢違逆。當下就喝令一應隨從簇擁著朱瞻基回了端本宮西邊地皇太孫宮。換了一身便服。朱瞻基點了黃潤隨行。又挑了幾個錦衣衛便從東華門出了宮。他前腳剛走。後腳立刻有人去端敬殿稟報。相比大皺眉頭地朱高熾。太子妃張氏卻只是吩咐不許傳揚就把來人打走了。轉過頭卻命人去打聽乾清宮那兒有什麼訊息。

自從三大殿災百官諫遷都事之後。朝廷再次下旨遷江左良家閭右於京師。因此。原本那些空空蕩蕩地裡坊街道中陸陸續續搬來了許多人家。就是大街小巷地行人也比往日多了許多。朱瞻基平日出宮時多半都是跟著朱棣。這一回又沒有什麼預定目地。只是一味閒逛。因此常常偏要往人多地地方擠。這就苦了隨行地眾人。一面要護衛這位主兒地安全。一面還要留心四周地人。黃潤出了一身臭汗。心裡叫苦連天。一個勁地擔心回去之後會

責罰。

逛著逛著,一行人便來到了西長安街上的大慶壽寺。雖說不是什麼燒香拜佛的好日子,但大街上沿牆根仍是停了一溜車馬轎子,進進出出的香客絡繹不絕。雖說平日對於燒香拜佛之類的勾當很不以為然,但一想到剛剛得到的訊息,他又有些猶豫,有心進去求一張平安符送給父親朱高熾。就這麼一怔的功夫,他就聽到身後傳來一個聲音。

“大公子?”

這個少見的稱呼讓朱瞻基愣了一愣,轉頭看見是張越,他頓時恍然大悟,遂笑道:“我還以為是誰,卻原來是你。如今不是兵部最忙的時候麼,你怎麼跑出來偷懶?”

“大公子說笑了,趙尚書如今雷厲風行,上上下下誰敢偷懶。這會兒正好午休,我趁機去軍器局走了一趟回來,也省得下午忙沒工夫去。我這會兒連午飯都沒吃,哪裡敢偷懶?”

張越這話乃是真半假,雖說他剛剛辦完公務是不錯,但也是得了錦衣衛的訊息,這才在半道上和朱瞻基撞了個正著。他掃了一眼那人頭攢動的大慶壽寺,因笑道,“這大慶壽寺如今香火旺盛得很,我家那小子的寄名符就是供在這裡,除此之外,看這進出人流如織的模樣,也不知道這裡一日間能賣出多少平安符。”

“人家好好的方外之地,被一個賣字便損得俗不可耐。”

朱瞻基沒好笑罵一句,求平安符的心思也就淡了很多,畢竟原就是一時起意。由於張越說起這會兒尚未吃飯,他頓時也覺得有些飢腸轆轆,遂把臉一板道:“這外頭的地方你熟,找個乾淨又安靜的去處請我吃一頓飯。我這隨從一共十多號人,你一併請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