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消費者更大的需求。
隨著經濟發展,技術突破。
新行業,新領域展露頭角,對老的行業,老的東西產生衝擊,甚至是淘汰,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性。
總不能說,因為被衝擊了,我們就捨本取末,不去發展這個東西。
你不發展,別人在發展,你不進步,別人在進步。
到最後,我們只會越來越落後,而落後,就要捱打!
這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針對對手,設定一些障礙。
今天你說電商擋了你的路,你在打壓,明天你自己也做了電商,那到時候,是不是也給自己設定了障礙?
實體零售如何繼續發展下去,繼續保持競爭力。
這一點,要從我們自身來突破這個障礙。
對實體零售而言,這時候,我們應該將精力放在提升管理水平,縮減管理成本,完善供應鏈渠道,引進新技術減少各項損耗,提升服務水準……這些為主!
繳稅的問題,其實沒必要一直爭論下去。
電子商務繳稅,這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
可這時候,的確不太合適。
牛總說,網購市場三個季度突破了5000億大關,這是事實。
可5000億,相對於整個華夏社會消費品市場,份額低不可見。
這時候,說電子商務做的有多大,多繁榮,那是假話。
而且主要業績,集中在我們和掏寶身上,我們佔據了市場80%以上的市場份額。
繳稅,我們這些大平臺死不了。
可一些原本盈利就不多的中小平臺,一旦同等徵稅,那幾乎必死。
沒了這些平臺的填充,這個市場遲早會沒落。
扼殺一個新產業,這點政府不會看不到,所以關於現在徵稅不徵稅的問題,政府其實也在考慮當中。
就我而言,目前還是不太適合的。
三五年後,當網購在社會消費品市場佔據了30%以上的市場份額。
那時候,老馬說不繳稅,那我也得向政府建議,到了徵稅的時候了。”
李東兩邊各打一棒,一副公允者的態度。
可眾人仔細一聽,細細體會一下,這傢伙說這些,其實就一句話,他已經超脫了這個領域。
現在,他正在站在更高的角度,為大家當起了仲裁者。
可事實是,這傢伙其實才是最大的利益既得者!
被他這麼一說,好像這都是別人的事,和他無關似的。
有人正想反駁幾句,就聽李東又道:“今天白天還是以休閒娛樂為主,不要太過在意這些事。
等到了晚上,咱們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