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感覺在出拳發力中有著這樣那樣的凝滯,拳法中那種自然圓融的感覺卻總是捉摸不到。
武羽不斷的推演,一邊參悟青衣人出拳。不知道過去了多久,武羽漸漸沉醉其中,識海中靈識換成的一個小人兒驀然間一分為二,兩個彷彿武羽的縮小版的小人兒在識海中不斷的施展著一式拳法。每個人施展的雖然都是同一式拳法,卻漸漸有了一絲不同,隨著時間的過去,變化也愈發的大。
等到兩個人的的拳法具有完全不同的韻味的時候,兩個小人兒再次一分為二,兩個化為四個,再次演練起來。在武羽的目光中,青衣人的演練似乎也變得清晰了許多,漸漸的他從其中看出一點一點痕跡。青衣人的每個動作似乎都能在空間中劃出一道玄奧的軌跡,這種軌跡卻讓武羽看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用處。
也不知道過去了幾天的時間,武羽識海中演練拳法的小人已經經過了六次分裂,化為六十四個小人演練拳法,打了這個時候,武羽對於拳法的參透慢了起來。想要維繫六十四個笑容參研一式拳法,就等於把靈識化為六十四分。這個時候武羽已經漸漸感覺到了一點吃力。靈識運轉之間有了一絲生滯的感覺,就連演練拳法的進度也變得慢了許多。
這個時候,武羽也知道自己的參悟已經到了自己靈識強度的極限,以自己此時的修為這樣的演練對於自己靈識的負擔還是有點過大。無奈之下,武羽只能暫時停止了在識海的演練,在識海中複製了整個圖案,準備等自己進階先天之後在繼續參演。
從演練的狀態中清醒發過來,武羽望著巨石上雕刻的密密麻麻的字跡,臉上現出一絲微笑。這一套拳法比武羽想象中的更好,更加的適合自己,同時武羽也比較喜歡這樣的拳法。整部拳法跟武者修煉的戰技完全不同,準確的說這上面記載的只是一種拳法的感悟,並沒有固定的招式。
修煉這套拳法最為重要的是拳意和其中蘊含的奧義。如果真正修習的話,是個人同時根據這一套拳法修煉,恐怕每一個修煉出的拳法都不一樣。在這個套拳法中武羽感受到了力量、無畏、一往無前。每個人對於各種力量的理解不同就能夠導致拳法發展的方向不同,展現的威力也不盡相同。
武羽的參研中,他的拳法就偏向於力的方向,以無畏和一往無前來放大到力的極致,讓拳法中帶著一絲極致的力量。
靜下心來,武羽默默銘記一遍第一式的內容,目光落在第二式。
第二式同樣有一副圖案,一個青衣人在演練一式拳法。武羽靜靜的觀看青衣人的演練,參悟其中的奧秘,直到有了一絲領悟之後,開始在識海演練。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比起第一式來說,第二式的難度又提升了許多難度,儘管用了許多的時間,進展還是慢的可憐。
識海中演練的效果也非常的慢,識海中的小人只分裂三次,化為八個就再也難以進步。整套拳法的演練非常的生澀,對於靈識的負荷也大的驚人。用去的時間比起參研第一式長了兩倍以上,武羽只是觸控到了第二式的一點點皮毛,演練出八種變化,就難以為繼。無奈下只能放棄演練,默默記下第二式的內容。
休息了半天時間,武羽開始把目光落在第三式的內容上面。正要參悟第三式的圖案,武羽的目光被第三式旁邊的註解吸引。仔細的觀察一下,上面註明,第三式的修煉對靈識的強度要求很高,同時肉身的強度也要非常的強悍,修為不夠者請勿輕易修煉。
武羽沉默了片刻,目光離開了巨石。以他此時的修為,演練第二式已經非常的勉強,第三式恐怕根本就不能演練。既然上面提示修為不夠的不能演練,暫時也就不看了。做什麼事都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走。修煉最為重要的根基和心態,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在房間中找到一個空曠的地方,武羽換換運轉體內元力緩緩修練起來。乳白色的精元持續不斷的凝練著肉身,讓武羽的身體不間斷的強化,體內的五行元力也在緩緩的壯大,雖然幅度不是太大,卻非常的穩定。
不知道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參悟演練,武羽的靈識比起以前凝練了許多,也有一點小小的漲幅。細細感悟體內的變化,武羽能夠清晰的感覺到,自身的綜合實力正在不斷的增長。此時武羽的實力已經達到了武師的巔峰,神魂蛻變出了靈識,肉身已經完成蛻變,就連體內的五行元力也已經成為了與先天強者類似的元力。
此時武羽就差一個契機,就能夠突破到先天境界。
………【第四十章:演練】………
第四十章: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