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2 / 4)

小說:官門 作者:抵制日貨

在記憶當中,這位鄧友仁在京城也曾經風光過一陣子的。

1992年,京城的房地產市場又開始升溫了,有位叫作王利之的京城人,在沙河鎮拿到了一塊上千畝的土地,取名“橡樹園別墅區”。

在當時,能拿到這麼一塊地是能力、財力的象徵,所以,王利之一夜之間變成了英雄,而在此前,他的主要業務是代理一種來自於香港的生髮劑銷售。

王利之拿下了橡樹園這個專案以後,對於建設並沒有太多的動作,但是他請來了鄧友仁。

這個香港商人為內地市場帶來了香港房地產的銷售理念,也為內地的房地產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完美的例子,鄧友仁在香港的房地產歷程一片輝煌。他接手橡樹園後,立即投資萬港幣啟動樓盤。

這次動作沒有讓鄧友仁失望,橡樹園一開盤就售出80套,但是80套的銷售成績並不能夠滿足鄧他的要求,而恰在此時,他發現了王利之經常挪用銷售款。於是,鄧友仁經過處心積慮的策劃後,便以萬港幣中抵債務的方式,整體收購了橡樹園的開發專案。

而王利之這個橡樹園最早的締造者在重重債務和不平的心理壓力下,一命歸天。

躊躇滿志的鄧友仁將橡樹園收入囊中後,滿以為自己打了一場收穫頗豐的勝仗,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費盡心機獲得的專案竟是一塊燙手山芋,成了其事業的終結者。

1993年6月,國家對地產實行宏觀調控,別墅專案最先亮起紅燈,銀行拒絕放貸。

與此同時,鄧友仁發現劉常明並沒有將橡樹園開發的錢用於開發,該專案陷於停頓。

而後京城有關部門在檢查時判定,橡樹園別墅手續不全,是一個不合法的專案1

別無選擇的鄧友仁沒法放棄接近一個億的投資,為救活橡樹園,他赤膊上陣,從代理的後臺走向開發的前臺,完全不熟悉內地情況的他為了辦理手續,讓橡樹園復活,不得不馬不停蹄地奔bō於政府機關,前後耗去一年多。

突如其來的狀況將這個專程從香港趕來內地淘金的房地產精英打得措手不及,而他的事業也在接手橡樹園以後走上了下坡路,橡樹園花去了他太多的資金和精力,為補橡樹園開發資金不足到處求資,鄧友仁甚至變賣了香港的資產。

面對事業一落千丈的情況,急紅了眼的鄧友仁開始頻繁更換主要管理人員,造成橡樹園內部管理上的混亂。

1997年3月,鄧友仁帶著簡單的行李黯然離京。

想他剛進入內地市場的時候,可謂是意氣風發,在市場並不成熟的年代,他以閃電之勢,挾帶著成熟的港式房產策劃和營銷手段,在京城房地產市場贏得無限風光。同行們還未回過神來,他已經在一邊數著大把大把的鈔票了。

就這麼一個從沒有在市場上出過錯,眼光精確的人卻在進入內地商場沒有多久就遇到了事業上致命的失敗,最終慘淡收場。

在葉開看來,這位鄧友仁先生還是很有些能力的,只是他命運多磨,對於內地市場不清楚,貿然行動下終於陷入了資金黑洞。

事實上現在的大部分房地產開發商們,都是在玩銀行貸款,一旦國家政策方面出現了偏差或者改變,就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崩盤兒。

“鍾離先生是要跟鄧先生合作開發房地產專案了?”葉開問了一聲,他想著是不是因為鍾離天的企業沒有倒下,反倒越發紅火了,連帶著鄧友仁的選擇也出現了偏差?

“哦,我跟鄧先生是在香港的時候認識的,這一次他是應橡樹園專案的開發者王利之先生邀請而來,出任專案總策劃人。”鍾離天回答道,“我只是給他接風洗塵而已。”

“哦,原來是這樣子…………”葉開點了點頭,心說歷史還是歷史啊。

“橡樹園專案是別墅區,位置很不錯,葉主任有興趣的話,可以留兩套,將來肯定會升值的,我可以給你一個很好的折扣價。”鄧友仁隨口對葉開說道。

“鄧先生真是敬業啊……………”葉開笑了笑,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提醒道,“請恕我直言,這個專案最好不要做。”!。

正文 第三百二十二章 要理解國情的不同【二更】

第三百二十二章要理解國情的不同【二更】——

第三百二十二章要理解國情的不同二更

“什麼?!”

葉開的話,不僅僅讓鄧友仁感到了吃驚,就連鍾離天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葉主任,你說這話的意思是什麼?難道橡樹園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