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拜。”
楊福昌並不謙讓,待他們行完拜師禮站起,楊福昌指著顏萍說:“我這個外孫不知天高地厚到處闖禍,今天要不是你們,還不吃大虧。今後你們要互相學習,互相提攜。”
小虎看看顏萍,“今後我該怎樣稱呼你?”
“只以年齡長幼稱呼就行。”楊福昌不等翠萍回答說“不必按入門前後俗套稱呼。”
他們各報了年齡,三甲最大為師兄,顏萍最小為師弟三人又各見一禮。成為同門弟兄。
六、拜新師勇闖三關,買坐騎淑英贈銀
楊福昌原來是個久經沙戰場的將軍。當年在奕親王帳下南殺北戰勇貫三軍,北戰葛爾丹,南戰英吉利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曾和北京義和團聯合作戰,帶領戰士們英勇殺敵。因朝廷主張罷戰議和,這位浴血奮戰的將軍不得不含憤放下了殺敵的戰刀。此次戰爭也使他親眼目睹了民眾的力量。明白了抵禦外強必須依靠廣大人民的道理,只有民眾和朝廷同仇敵愾一致對外,才能有力地抵禦侵我國土的洋鬼子,使我中華民族立於不敗之地。
他解甲返鄉,組建武館並不是為了稱霸江湖,而是組建一支訓練有素的勁旅。一旦國家有難,朝廷一聲召喚,他就能帶領這一支虎僨雄獅殺上戰場報效國家。以武興邦也就成了楊福昌建立武館的宗旨,他所訓練的武士不僅要拳腳上過得硬,還要精通排兵佈陣,戰略戰術。槍械和馬上功夫也要樣樣過硬。
他認為地上和敵人博鬥靠拳腳,馬上廝殺靠槍械。所以他要求每一個來訪習武之人都要成為一個個訓練有素,上馬擊狂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