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3 / 4)

小說:山漸青 作者:千頃寒

革更難,所以許清雖然提供的是一條新的思路,但他並不看好。出於信任他還耐心地聽了下去。

“陛下,有人說一條絲綢之路造就了一個盛世唐朝,這話臣認為是非常有道理的。唐朝開元時的強盛,雖然不全是靠絲綢之路,但絕對與之分不開。現在我大宋目前沒有能力去打通河西走廊這條絲綢之路。但我們卻可以開闢一條更好的絲綢之路。”

這下趙禎的好奇心徹底被許清吸引住了,他喃喃地道:“更好的絲綢之路?”

“沒錯,陛下,我們還有另一條絲綢之路,那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由於河西走廊斷絕,天竺、bō斯等國已經有些商人透過海上來到我大宋進行貿易。泉州、杭州等地都有這些外國商人涉足。而且海運比陸路更方便更快捷,運量也不可同日而語,我大宋也已經有商人踏足倭國及南洋麻逸、占城等地,南洋散落著數十個商人們來回一次就能賺到十數倍、甚至幾十倍的利潤。所以我朝如果能把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發展起來的話,絕對能帶來滾滾財源,目前國庫窘迫的局面將不復存在。有了穩定的財源,我們就可以整頓軍備,到時光是改革軍備的話,那麼阻力會減到最一但軍備改革完成,加上有神臂弓這些利器,對外擴張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此刻,趙禎覺得許清在他面前輕輕一推,竟為他推開了一扇透著光明的大mén。讓人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他竟忍不住再次站起來不停地度著方步。

'。。'

。。

第四十四章 彼此算計

趙禎過了一會兒停下來問道:“海上行商真有這麼大的利潤?朕曾聞海上風làng甚大,船隻出海常有傾覆的危險。”

許清答道:“陛下,海上行商利潤比我說的只多不少,一船絲綢出去回來就是一船銀子也不奇怪。大宋銀行其中一個股東叫張遠長的就是個海商,臣瞭解了一下,他從十年前的家無恆產,不得不出海行商,到如今家資已近百萬貫,入股大宋銀行時一口氣投入了四十五萬貫,由此可見海上行商的利潤有多高。至於陛下所說的海上風這確實是個問題,也是大多數人止步不前的主要原因。但這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只要我們集合能工巧匠,製造出適合海上航行的大海船,海上發生傾覆的危險也會減到最

說到造大海船,趙禎又沉yín了起來,當年大宗就曾在金明池演水軍,造船huā費巨大這個他是知道的。想到眼前連吉州的天災朝廷都無力賑濟,還談什麼研造海船,他把自己的這些顧慮向許清說了出來。許清想了想道:“陛下,造海船huā費巨大這沒錯,但這huā費是值得的,不說海上行商帶來的滾滾財源,光造船業這一項就能帶動國內的經濟繁榮。許多失去土地的百姓也會有一條新的出路。造船不是十天半月就能發展起來,所以更要及早籌劃,臣想過了,只要大宋銀行發展起來後,就可以從銀行裡貸款,朝廷再調集能工巧匠,成立一個船廠,把海船的研製先做起來,本身造船這一項利潤也是非常巨大,我們造出海船後可賣給海商回攏資金,到時候光造船這一項就可以帶給朝廷非常豐厚的收入。”

許清說著想起了鄭和的那支無敵船隊,如同海上之城般的巨無霸,每到一處必是萬人空巷,舉國來拜,若是大宋在自己的推動下,也能造出鄭和那種寶船來,想想都讓人熱血沸騰,可惜他對造船沒什麼瞭解,前世也玩過大航海,對什麼三角帆之類的有那麼一點了解,但真說到造船卻是一竅不通。但許清不會因此洩氣,中華民族的智慧從來都是不可輕視的,只要朝廷重視,加大投入,集合各種能工巧匠,許清堅信就算造不出鄭和那種巨大的寶船,也不會差得太遠;而且就許清所知,日前大宋的造船能力已經相當不錯,象開封、明州、杭州等地都有許多造船廠,已經出現了幹船塢,可旋轉桅杆等技術,幹船塢是造船業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只可惜目前大部分的船隻是供槽運所需,只適合內河航運,對抗擊海上風làng的能力還不夠強。

趙禎聽後說不心動那是不可能的,特別想到有可能透過海上帶來滾滾的財源,對於正為錢發愁的他來說,就算是望梅止渴那也足以讓人心動了,為了能讓趙禎堅定信心,許清趁熱打鐵加上一把火說道:“陛下,其實這事做起來並不象想象中的那麼困難,先期的投入雖然大,卻也不一定非要朝廷獨立去承擔,我們甚至只須調集工匠,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大部分研製費用甚至可以透過民間集資的方式來獲得。臣相信在江南一帶會有很多商人對海上行商感興趣,只是苦於沒有適合海上航行的海船,我們完全可以與他們合作,朝廷出技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