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斥侯,雖然夏軍損失的數量也不下此數,但騎兵上與夏軍拼損耗宋軍拼不起。
夏軍這是想將自己打成瞎子,然後再突然動手,許清已預感到一場大戰或許就要到來,這也好,打野戰雖然對夏軍更為有利,但大戰來得越早,在時間上對宋軍就越有利,怕的就是夏軍打游擊戰,宋軍騎兵太少,打游擊戰是要吃大虧的。
晨光初透時,中路軍十來萬人馬又是滾滾向前,往鳴沙城方向推進。
進入龍里墳地區後,立即有斥侯回報,左邊的後邊三十里處各出現五千左右的西夏騎兵,許清和李承武一看這一帶的地型,立即變得凝重起來,這種波浪式地形十萬大軍很難佈下完整的大陣,坡脊雖然比較平緩,不算高,但仍足以將宋陣形分為幾個部分,處在兩個坡底計程車兵根本不能互相支援
眾人一商議,立即決定布魚鱗陣,以騎兵護住兩則,繼續緩緩推進,以便儘快走出這種極不利於防守的地形。
夏軍的兩隊騎兵很快從左邊和後面的衝近,在宋軍一兩裡外呼嘯飛馳,伺機隨時發起攻擊,在這種情況下,宋軍想要繼續推進也難了,明知夏軍這是在yin*宋軍騎兵,也沒辦法,任由夏軍這麼在身邊呼嘯馳騁,不但很危險,而且對士氣會造成極大的打擊。
狄青也只得分出一萬騎兵去驅逐,夏軍卻是一觸即走,並不與宋軍硬拼,由此更可斷定夏軍是想將自己的騎兵引開,所以宋軍也不追遠,逐出十里就停。
為了能夠分出更多的騎兵,許清讓人把那搬空的糧草車用繩子連在一起,置於兩翼而行,作為阻擋騎兵的第一道屏障,但這也只是杯水車薪
步兵遇上騎兵就是這麼讓人鬱悶,別人只須遊走於外圍,步兵就連行軍都困難,騎兵,只有打造一支強大的騎兵才是王道啊
此時已經不用斥侯了,斥侯出去就跟送死差不多,夏軍在前兩隊無果之後,又出現了兩隊,兵力增加到了兩萬多,繼續在外圍呼嘯馳騁。
各位看官,有木有?月票、推薦票有木有?如飢似渴中
第三百八十七章龍里墳之戰(一)
第三百八十八章 龍里墳之戰(二)
絕不能任夏軍這麼囂張下去!雖然知道夏軍一定還有後著,但許清和狄青商量一下後,還是決定讓騎兵主動出擊。
三萬騎兵分成三路,對夏軍一路合圍,來則殲其一路再說!
被別人在不遠去戲耍,這是騎兵的恥辱,所以一得到出戰的命令,三萬騎兵嗷嗷叫著狂衝出去,兩路先切出外圍,只要夏軍敢靠近,立即兜過去,幾萬戰馬奔騰在附近,轟隆的馬蹄聲就象悶雷一般。
狄青先是將後面的一路夏軍向外驅逐,追到一半時突然轉向,切向左則的五千夏軍,對方劃出一道弧線欲逃,再被前面一路宋軍一逼,只得從中間穿出,被狄青狠狠的咬在後面狂追,一時短兵相接,但有落後點的夏軍有死無生,把夏軍攆得如野狗一般。
關鍵還是步兵,許清他們也沒閒著,在李綏寧等人的全力排程下,宋軍步兵大陣再變,由原來的一個個四方魚鱗陣就成梅花狀的圓形軍陣,大陣套小陣,如同無數的梅花瓣組合在一起,神臂弓手全部在外圍的圓陣中,然後頑強地向前推進著!
一邊走一邊拖著鐵蒺藜,這些鐵蒺藜都用繩子串好,拖在軍陣後面,只要夏軍衝過來,自然就形成第一道屏障。
夏軍無可奈何了,除非真個衝陣,否則只能看著宋軍頑強地向前不斷推進,想靠近放箭,奈何自己的弓箭射程差宋軍神臂弓太多。
就在這時,阿克蘇爾指著天邊不停盤旋的兩個黑點道:“侯爺,你看,前面和右邊有敵人大軍靠近!”
許清一聽,立即下令右邊和前邊的軍陣加強防守,但整個軍陣依然一步步的向前推進,宋軍現在就是一個推進中的大陣,敵人衝上來再停也一樣。
狄青的騎兵也很快合兵一處,突然加速向右邊衝去!
二十里外的高崗上,李元昊一臉凝重,無論怎麼引誘,宋軍騎兵都不會遠離,他手上也就六萬人,現在必須分出兩萬來擋住宋軍騎兵,但現在戰場形勢已經容不得李元昊猶豫,再等下去宋軍要不了多久就能走出那波浪形地帶。
李元昊一聲令下,夏軍從前右兩個方向滾滾逼近,先是五千侍衛軍擔綱,由者多如定帶領,兩萬人向狄青的騎兵陣對沖而去,剎時間兩軍立即絞殺在一起,這五千人是西夏騎兵精銳中的精銳,戰鬥力十分強悍;
幸好宋軍領頭的是狄青,那披頭散髮的造型,那耀日生寒的黑鐵槍,就是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