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得多來向名滿天下的夏寧侯多請教學問才行,太學裡的饅頭如今冷了比石頭還硬,昨個兒已經有幾人把牙給崩掉了,子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此語用於入腹之食同樣適合!”
席間又是一片轟笑,許清好不容易忍住笑,向著曾鞏道:“子固兄,陛下當初巡視太學,可是曾有言,以此(帶餡的饅頭)養士,可無愧矣!你例好,竟與陛下唱起反調來了,說不得本官明天要奏你一本!”
細說來,饅頭的稱謂大概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事物紀原》中就說:“蓋蠻地人頭祭神,武侯以面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饅頭剛開始是做成人頭狀的,主要作為宴會祭享的陳設之用。到了晉朝之後,才慢慢成為民間食物,當然,此時不可能再把饅頭做成為頭狀了,否則恐怕沒幾人願意吃。
北宋太學饅頭非常有名,而且有些特別,它是帶餡的,準確地說它應該算是包子。有一回趙禎去太學巡視,正巧太學的食堂菜譜上寫著當具吃饅頭,趙禎來了興致,與太學師生一起品嚐了一下這種饅頭,感覺味道不錯,誇獎了一翻,有了趙禎那句‘以此養士’可無愧矣,。饅頭從此飛聲各地,風靡一時。
岳飛的孫子岳珂有在一回地在宮廷宴會中吃了太學饅頭,感覺味道極好,曾當場寫下《饅頭》詩:“幾年大學飽諸儒,薄枝猶傳筍蕨廚。公子彭生紅縷肉,將軍鐵枚白蓮膚。芳馨正可資椒實,粗澤何妨比瓠壺。老去牙齒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饞奴。”
許清如今也參加各種宴樂,但只有和趙崗這麼同齡好友在一起時,才真正放任言談,開席不久,晏思飛便埋怨道:“子澄啊,這有宴無樂!豈是待客之道?”
晏思飛這麼一嚷,連於清泉幾人也跟著起鬨,許清詭異地看了趙崗一眼,抬手輕拍幾下,門外頓時如流雲般飄入三片香影,步搖微晃,鬥羅飄然,隨著一陣琴樂響起,廳中香影翩躚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