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3 / 4)

小說:山漸青 作者:千頃寒

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1�7┃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夏府往事 文字更新最快……】@!!

第二百八十六章 趙崗的號召力

慶曆二年十二月初一,德殿招開的霸啥,一場派系間的鬥爭,決出了最終的勝負,夏秣被免去兵部尚書之職,出任河東路轉運使,兵部尚書之職由王堯臣接任。~~ ~~

王拱辰免去御使丞一職,外放荊湖南路經略使,御使丞之職落到王舉正懷裡。

而歐陽修免去知諫院一職,保留館閣校勘一職,併兼翰林詔。

范仲淹被免去樞密院昏使之職,由石崇禮接任。(百度展翅更新組,黃內品提供字更新。)

從這份名單看來,勉強算是君子黨獲勝了,反對派夏棘、王拱辰兩員干將被踢出了樞。

但從也看出了趙禎對君子黨有了防範之心,王堯臣是天聖五年進士,曾在西北抗擊過西夏,兵策戰略出眾,與范仲淹等人關係很不錯。由他出任兵部尚書一職,別人也說不得什麼,但事實上兵部尚書並沒有什麼實權,只是掌兵籍檔案而已,真論起來還不如一個河東路轉運使呢。

王舉正是前宰相張堯佐的nv婿,他屬於典型的騎牆派,而總體而言,與賈昌朝等人走得更近一些。許清等人費了牛二虎之力,最終掌握著朝廷二分之一彈劾權的御使臺,卻落到了王舉正的懷。

而接替范仲淹樞密院哥使一職的石崇禮是勳貴之後,也不屬於君子黨。歐陽修被免去知諫院一職,不能不說這與他上的那份奏章有關,知諫院說白了就是諫院院長,與御使臺一起,各掌二分之一的彈劾權。

如今成了翰林詔,替皇帝起草詔書,看似也很重要,但如今朝翰林詔將近二十人,皇帝未必用得著你呢,所以這個翰林詔,權力實則跟諫院院長相差不以道理計。

而知諫院一職,十分意外的落到了一個大名人手裡,此人在後世可以說是大宋第一名人,包拯!

廬州人,天聖五年進士,包黑炭很有意思,他是個孝子,進士後,朝廷任命他為建昌知縣,由於他父母年事以高,不願意跟他去上任,老包乾脆撂挑子不幹了!跑回家奉父母。

後來朝廷念他一片孝心,委派他到老家附近的和州任稅監,這回他去了,幹了幾個月,想想家裡的父母還是覺得不放心,再次撂挑子不幹了。

直到他父母相繼去世,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先做天長知縣,後任端州知州。從這點來說,現在的朝廷還是很人化的,若換了後世,老包這樣一而再的撂挑子,怕是再難當官了。

包拯做官這幾年,屢斷奇案,加上為人本就剛直不阿,大概因此被趙禎看,這次直接從端州任上調入京知諫院,這種升官速度也可算了坐火箭了。可誰讓人家名聲在外呢?

許清沒有挖掘名人的願望,就他所知,另外一個名人王安石,是今年新舉進士第四名,現在正在江南鄞縣任知縣,而彥博現在也在益州待著。

從這次樞調整來看,王拱辰等人雖然被調離樞,但君子黨也並不好過,樞密院安ā進了一個勳貴,御使臺不但沒拿回來,反而連諫院也丟給了老包,這其少不了歐陽大才子那篇《朋黨論》的功勞!

不過總體來說,賈昌朝一黨這次算是被打得半殘了,而對於許清來說,只要新政還能進行下去,那就行了,諫院落到老包手裡,未必就不是好事,說不定比留在歐陽犬才子手裡好得多。

沒有王拱辰那隻惹人煩的蒼蠅在身邊嗡嗡叫的日子真好啊!許大官人坐在馬車上,將簾子捲了起來,忍不住又嘆,這天真藍啊!

“侯爺!這天yīn沉沉的,估mō著快要下雪了,咱們要回府嗎?”

許大官人差點想把荊郎踹下車去,這不分明跟爺唱反調嘛!這天明明一片蔚藍嘛!晴空萬里無雲嘛!就在此時,一片雪uā斜斜地飄進了他的衣領,冷得他脖子一縮。

“難得今兒爺高興,走,去殺豬巷!郎啊,你們這次做得不錯,爺請你們吃山糕點去,也給你們補補氣,養養顏!”

荊郎一聽,挽起袖子把那二頭肌擼得蹭蹭跳,說道:“侯爺,屬下等雄赳赳、氣昂昂,這氣就不用補了,至於養顏嘛!就屬下這模樣,還用得養嘛!”

說完他往路邊的青樓上甩甩頭,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