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3 / 4)

小說:墨蓮仙緣錄 作者:指環王

便是如今末法時期,仙道衰敗,所傳承下來的流派也是不少。尚有北方全真教,南方正一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臺灣的民間道教派別。

因此各種典籍、手札、語錄、心得、體會,自然便汗牛充棟,數目眾多。

其中自然不乏極其珍貴的資料文獻,有的甚至對現如今的情況能夠有所幫助,所以諸多的玄門修士紛紛公開自家門派的文獻典籍,希望能夠從中找到有用的部分,以應對不知道何時就要發生紅塵劫難。

所謂群策群力,便是如此,廣集各派之智慧、經驗,凝聚人心。這便是龍華寺寶鏡大師和墨非要求老道士許信友舉行此次慶典,邀集天下玄門修士的原因。

一人智短,兩人計長。俗諺有云,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雖然有誇大之嫌,但是其中所蘊含的的道理卻是不假,正所謂是話粗理不粗。

其實,在為老道士許信友診治沉痾之時,墨非便已然有了一個比較模糊的決斷,只是倉促之間,還不完善。

此番玄門群修共論,隨著眾人各抒己意,不時有人提出種種想法,措施,原本還不成型的方案,在墨非心目中,便一點點清晰起來。或許同樣於事無補,但是對於此時的玄門來說,卻也不失為是最為方便有效的辦法了。

玄門之中,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為神州大地之上,一百零八處地脈靈穴聚集之地。

凡是地脈之所,地氣蒸騰,靈氣充裕,聚集天地乾坤祥瑞之氣,消解人間兇穢煞氣,乃是一等一的仙山福地。

仙道之士,在此處修行,便會心魔不生,道心凝聚,搬精運氣也比其他地方要容易很多,因此,這些天地靈秀之所自古以來便被諸多仙道中人所有。

仙道玄門修士,一貫有隱遁山林的習俗,雖說山林中清淨無憂,少塵世之喧囂,無世俗之煩惱,但是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在這等靈山秀水中清修,更會事半功倍,光是引天地靈氣淬鍊身體,打磨筋骨,便會少花不少的功夫。更有甚者,借自然山水清暉,更容易感悟天地之玄機,悟大道之妙理。

所以,古來的道觀寺廟多修建在名山大川,山水靈秀之地。方外之人也往往與青山為朋,明月為朋,心似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

適時,墨非與玄門諸修便決定以這神州一百零八處地脈靈穴為陣眼,引星光入地脈,擺下天罡地煞陣勢。當劫難生髮之時,便引動地脈星光之力。

但凡是地脈所在之地,便會穩定陰陽,平定五行,使得天地元磁之力不因為外力干涉而發生紊亂。最大的程度上保證華夏神州之地不發生大的地形變化。

不論是千年之前的潘師正潘真人之預測,還是老道士許信友的測補天機,亦或是龍華寺老方丈寶鏡大師的定中所見,都有天地崩裂之相,如今無可奈何之下,也只有從此中入手。

諸多玄門修士也都知道此乃無奈之舉,天機莫測,未來天道如何走向,尚在未知之中,當下便也只能是如此了。

眾人也都知道,便是如此,如若沒有這位剛剛橫空出世的墨道兄主持,以如今玄門修士最高境界不過是築基後期的修為,也是定然不可能完成的。

陣法一道,博大精深,內含天道之玄妙,陰陽五行,三才八卦,盡在其中,沒有金丹修為萬萬佈置不出來。

如此,墨非便自然成了此番玄門決議的不二人選。

第八十五章 仙道追求,與君共進退

養心亭之內,眾多築基真修都齊齊把目光投注到墨非身上。

前來參加此次慶典的三山五嶽的修士,都是修為相對高深之輩,養性功夫深湛,否則,如若自身心性不到,聞聽這等駭人聽聞的訊息,定然會驚慌失措,舉止失儀。

“福生無量天尊,墨兄,你乃是我等玄門諸修士當中的翹楚,更是千年之前道隱真人高徒,無論是見識之廣博,還是功力之深妙,都非我等所能比擬,我等願聽從墨道兄之差遣,共度大劫。

說話的正是京華城道家祖庭白雲觀的老觀主郭道真。

這位慈眉善目,鶴髮童顏,舉止飄逸的老道士,乃是玄門中存世的最早的一位築基後期修士。對於整個道家來說,那都是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名氣威望甚大。

再加上老道士還是華夏道教協會的會長,說出的話自然是分量十足。周圍不少的修士聽了郭道真的言語也都紛紛頷首,表示贊同。

“不錯,郭兄所言正合我意,還望墨兄主持大局。”

一旁的龍虎山天師府的小天師張羽正也開口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