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明真一形象,名為真一,實是假想,存想真一之形,真一身長九寸六分,翠綠玉帶纏腰,身著五彩錦袍。”
元神一邊傳授,隨手在空中一點,真一之形幻於空中,寇真認真記下,傳授完畢,元神道:“你建玄妙觀,供奉三清,然世人愚昧,不識真道,你回去後,建一前殿,供奉皇天后土氏,后土大神,為開天以來,上古正神,大地之母,身化六道輪迴,生命出於斯,歸於此,授爾《后土渡亡經》一部,讓世人皈依,王朝世代,亦祭祀皇天后土氏,便於汝世間傳道。”
說完,一本經書現於寇真面前,“你好好記憶!此中亦有大道。”寇真翻開此經,一章經文現於眼前:塵歸塵,土歸土,靈魂歸於后土,然而,汝無需痛苦和哀傷,死亡是生命的迴圈,並無絲毫掩蓋,虛偽,黑暗。
吾身化六道,就是為了使汝等不至於消散,不至於墮落。道從不蔑視,是為混元,從高而向下看,更不需蔑視,高不是為了捨棄低而存在,而僅僅是為了守護和引導而來,是讓汝等知道,汝等是永恆地種子,吾卻是汝等的父母,引導汝等走上真義之道,在這之前,吾願生生世世,守護於汝等。這心願,就是吾之大行,也是吾之根本法門。
……
寇真記下,元神又道:“你在觀中為此兩位塑像,回去後,這位塑相去除,她目前,修行未足,不能享受香火供奉!”元神指的是寇真眼中的林韻柔,接著說:“另一位,將之移至后土娘娘身邊,作為娘娘侍女,享受香火。”
寇真拱手領法旨,元神又道:“汝為世間道門天師,當有信物,吾有一寶,賜與你,作世代天師信物傳承!”
一柄拂塵出現在寇真面前,邵延一見,正是他當初在仙府中得到的古寶拂塵,邵延自得到後,一直沒有煉化使用,想不到用在此處。
寇真拜謝,手一接觸拂塵,光華閃過,已然煉化,邵延知元神幫忙,元神又道:“道門當有相應儀規等,今一併傳於你。”手一點,一道白光將這些知識傳入寇真腦海,有道士服裝,有如何完成法事,甚至有一些算命風水小術。
傳完之後,不再說話,寇真只覺林韻柔示意他跟自己走,便向兩位祖師告別,一路上仙景不斷,走到一座深淵邊,其深不見底,陰風颯颯,寇真一眼望下,心膽俱驚,忙問:“仙子,此何處,仙境之中,怎麼有如此險惡之所。”
“此處為迷津,不悟大道,不明本心者,當墜入其中!”說完,走上一獨木橋,寇真戰戰兢兢踏上橋,腳下一滑,墜入迷津,大叫:“仙子救我!”
第一百一十二節 護法神出金蓮栽
寇真大叫“仙子救我”驚醒過來,一身大汗,發現自己坐蒲團之上,外面天光已亮,一夜已過去,“原來是一場夢!”伸手抹汗,手中有物,低頭一望,右手上正拿著一柄拂塵,頓時清醒過來,夢中一切,歷歷在目,他徹底明白,原來不是夢,而是神遊仙府,祖師傳法,立刻向空拜謝。
依夢中傳授,手中拂塵一拂,一股輕風,將殿門開啟,喊來小廝,準備紙筆,也不梳洗,將所記經典一一錄下後,才鬆了一口氣,吩咐下去,準備修建前殿。一切依祖師法旨辦。
晉陽城外陽山之上,林韻柔和紀湘然喚來坐騎,將自己的草廬用陣法掩蓋,跨上坐騎,輕輕一拍,祥雲立生,向火棗山而去。
邵延步出洞府,登上峰頂,閒觀四周風景,鍾少嚴已出山多日,他這次出去,卻是為了採集煞氣,以便將諸天神煞幡更進一步。正在閒觀山景,心中一動,都不需掐算,其神自明,知道林韻柔和紀湘然來了。一會後,雲光繚繞,兩女騎著坐騎已到,到了山上,放開坐騎,讓它們自己去活動,見邵延在峰頂,便來見邵延。
兩人見過邵延,林韻柔將香火之事一說,問師傅如何處理。邵延已知此事,給出兩個方案,一是將此香火封於法器之內,可製得一種特殊的法器,可稱之為神器;另一種就是將香火引燃,神力實質上可以算是業力,香火併不是那麼好受,既受凡塵香火,必要在合理範圍內實現凡人所求,不然業力最終會引發業火焚身,而此法就是主動引發業火,據傳,佛門有大法,可用業火鍊金身,邵延卻是不會,不過邵延因上次憤怒引發業火,結果悟出業火栽金蓮之法,可用此法將無意所得香火處理掉。
林韻柔一聽,決定用第二法,邵延將此法傳授與她,紀湘然一聽,也想用此法除去香火,邵延笑著對她,她倒不必如此,因為她所修,領域之中,恰能以香火信仰,構造護法神,而自身卻不沾香火,此是從當初紀湘然門中上古秘籍所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