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不同方位插也,啟動陣法,光華流轉,一會後,洞中靈石隱去,只看到一些亂石,邵延又在洞壁之上,刻上一些符籙陣紋,光華幾閃後,所有異常都隱去,一切變得非常普通。做好一切後,眾人依然上了碧磷衝,返回地面。
接下來日子裡,依蘭秘境中一切如常,修真歲月,本是逍遙,邵延還是比較喜歡這種日子。除了定時的修行外,邵延也針對弟子時常講解一些大道之理,說說《道德經》,談談《莊子》,有時也會講講《金剛經》之類佛家經典。
雲仙兒開始對這些經典不屑一顧,她只關心如何吸靈氣,什麼法術威力大,卻發現自己修為根本沒有什麼進步,在人間想重回化神期好像不可能。後因一次眾人都去聽邵延講解《道德經》,一個人閒得無聊,也跑去聽邵延講道。
邵延正在講的是不爭之道,引用了一段經文:“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邵延道:“何謂不爭,不是說讓你放棄,如果你放棄,那麼修什麼道!現實之中,你如果只是退讓,這不是不爭。不爭要義在後面,是天下莫能與之爭,你執大勢,不與人爭,大勢成,與你爭者,不過是螳臂擋車。修道者,當執大道,自然浩浩蕩蕩,別人與你爭的念頭都不會生,這才是真正的不爭。正如經雲: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天道周全,無所不備,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挾宇宙之正道,當然不會與你相爭,但你如何與之爭,這才是真正的不爭,不爭之意,立足大道,息其爭心。”
這段話沒有一絲修行法訣,卻一下子讓雲仙兒陷入沉思,自己在靈仙界根本不知道如何自己就進入化神期,據邵延說,那是靈仙界規則與人間不同所造成,現在自己拼命想入化神,卻是與老天爭,實際上自己已入化神,以前感覺還在,自己化神是自己的,天不讓自己感覺到,難道就不在了吧,所爭者不過與天相抗,想回復那種靈仙界中掌握法則,視蒼生如螻蟻的感覺,現在不爭,難道自己就不是化神了嗎?自己的勢是什麼,唯心而已,爭心一去,變化立顯。
一念想通,陰影盡去,以前模糊的法則立刻清晰了很多,雖沒有完全恢復,自己終於明白了自己該如何修行。
邵延正在講解,猛然間雲仙兒氣勢頓變,又向化神邁進了一大步,如果以前是半步化神,現在就是八層化神了。
邵延詫異望了雲仙兒一眼,繼續往下講。
經過這次之後,雲仙兒才明白眾人手中經書價值,來找邵延,邵延也不保守,讓她將幾本經書各抄錄一本。這些經書對於識貨者來說,就是無價之寶,對於不懂之人,就是一堆廢紙。邵延並不怕別人知道,在地球上,這些經書流傳千百年,又有幾人能得道。大道本是普傳之道,可惜的是,真正能悟者,鳳毛麟角,連《道德經》自己都說:吾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正因為如此,邵延見雲仙兒第一次聽道,就有所悟,所以才詫異,也是從這一刻起,雲仙兒才引起邵延的真正注意。
火棗山眾修在依蘭秘境中過得逍遙自在,卻不知道修真界卻是翻了天。修真界的大門派紛紛聯絡上靈仙界的化神祖師,當得知化神境界以上修士不能夠降臨人間,說也奇怪,這些門派反而鬆了一口氣,這也是人的本性所定,目前各大門派上層,並不想有一個人凌駕在他們頭上,而且,還得到一個訊息,如果化神層次修士降臨人間,好像會跌落境界,變得比元嬰強一些,具體原因不知道。
這一條阻止許多化神修士從靈仙界下臨人間,人間各勢力得知此訊息,心中不由升起竊喜的感覺。
這些事情還不足引起軒然大波,另一件事情卻是真正震動了修真界,羅剎薩滿聖地胭歧山的聖者格納森出手,擊傷了數名元嬰修士,收伏了萬年靈石蛛。
第一百九十一節 飛舟行空驚鞭影
這個訊息是由龍道明和葛士賢帶回來的,這段時間以來,火棗山諸人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並不瞭解外面的變化。
葛士賢和龍道明自林韻柔帶回丹藥,治好了葛士賢的木刺之毒後,葛士賢遵邵延之命,帶著一枝銀鐵樹枝葉,準備南下去拜見醫仙胡不歸,龍道明見他身體剛好,也向龍慕天請求一起去,一路上好有個照應。龍慕天應允,兩人便南下到靈藥谷拜見醫仙胡不歸。
一路之上,倒也平安,非止一日,兩人來到靈藥谷,醫仙胡不歸藥廬從未封鎖過,兩人倒也輕鬆見到胡不歸,葛士賢說明來意,獻上銀鐵樹枝葉。胡不歸大喜,感嘆道:“想不到火棗山真能取得銀鐵樹枝葉。我也不能無功受祿,這樣吧,你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