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1 / 4)

05—03:董卓的政治危機(3)

要說到對手,第一個要指出的就是袁紹了。

有關袁紹的家族背景和發跡歷程,有關他的心理優勢和心理障礙,有關他在何進奮鬥過程中的作用,前面都已經說了。

袁紹的身份地位是從孃胎裡面帶來的,為了改變這種尷尬,他要拼命努力,這也暴露了他命中註定的弱點,就是遇到大事難免會有點猶豫、自卑,處理起來謹慎非常,不是很灑脫,第一次失誤就是在召集外面的實權派進京誅殺宦官事件上,本來可以內部處理的事情最後弄得何進死於非命,不好收場了。

如果這件事還不能全部攤到他的身上(何進的優柔寡斷以及與宦官藕斷絲連的關係迫使袁紹下這種狠手),那麼第二次失誤就要讓袁紹負上大部分責任了——當然了,董卓對這種大禮是來者不拒的。

第二次失誤是什麼呢?自然就是面對董卓玩的那一套小把戲,袁紹同學低下的反應了,雖然說最後董卓的賭博獲得了成功,但是,這並不代表當時就沒有人看出其中的貓膩,不奮起反抗,比如鮑信,就是頭腦比較清醒中的一員。

看著這些小伎倆,他輕蔑的一笑:小樣,你以為京師裡面人都死光了嗎?於是,就勸說袁紹趁著董卓立足未穩的時候把他迅速解決掉,以免有什麼後患,這就是因為他看到了董卓的野心和假大空做派。

袁紹是什麼態度呢?“畏卓,不敢發”,表現的像是一個兔子,結果就是白白喪失了機會,讓董卓羽翼豐滿起來——畢竟,袁紹即便是無法完全承擔何進的職責,不過在少壯派和清流中,他絕對算得上是一號人物,既然他都是這個表現,產生怎樣的消極影響也就是可想而知的了。

兩次失誤和軟弱不代表袁紹血液裡面真的就沒有剛強的一面,面對初來乍到就敢玩廢帝這個大不敬的把戲的董卓,他終於怒了,做出了一件連他自己都預料不到的舉動: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拔出佩刀與之對峙。

但是他也知道,現在鬧事有點於事無補了,由於自己的失誤,董卓已經在京師獲得了對自己的優勢地位,羽翼已經豐滿,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離開京城,另起爐灶,用暗自扶植髮展起來的武裝力量再和董卓掰一次手腕,看看究竟誰是強者。

於是,在自己的努力,以及眾多對董卓不滿而後知後覺的清流們的聯合下,再加上那兩位無間臥底(已經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的鼎力配合,就有了這一次的關中討董聯盟的成立,自己也理所當然的成了武林盟主。

俗話說得好啊,一個好漢三個幫,光有自己是成不了大事的,能否幹掉董卓還要看自己的戰友怎麼樣,孫堅、曹操的表現都是不錯,尤其是小時候在一起摸爬滾打的曹阿瞞,忙前跑後,出了不少的力氣,比起那個倒黴的死鬼弟弟袁術強了不知道有多少啊,誰說打仗親兄弟來著?狗屁!

這就為董卓帶來了不小的政治危機,當然了,事實證明,這只不過是虛驚一場,袁紹這位老大的領袖氣質和臨時拼湊的陣容決定了這是一次虎頭蛇尾的商業演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05—04:聯盟的不堪一擊(1)

小說的好處之一,就是在於利用它的通俗性和普及渠道讓大眾廣為接受和傳唱,三國這段歷史的普及和推廣,《三國演義》就是功不可沒。

不過也有壞處,就是謬誤的擴散也很快,對歷史的曲解也很大,而且要修正的話也更加困難,由於老羅同志長期遊走底層路線,迫於生計又沒有司馬遷那樣的嚴謹態度(司馬遷本人也是有不少錯誤的)和充足的考察經費(司馬遷在遊歷祖國大好河山收集史料和素材的同時是可以報銷差旅費的),所以仔細翻看三國的話低階錯誤就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是屬於硬傷級別的,比如這個就要講到的所謂的十八路諸侯*董卓,看小說的話很是熱鬧,天南海北的十幾號人馬奔赴到一起進攻董卓。

實際上這有可能嗎?你讓孫堅率領他的長沙兵千里迢迢的迂迴?時間也不夠啊,所以真正的討董聯盟兵力完全是按照自身所處的勢力地帶按部就班部署的,至於聯合出兵的訊號和公文則是有橋瑁發出的。

這也算是體現了統一領導之下獨立自主的原則,也正因此,關中聯盟實際上是一個鬆散的政治聯盟,有著共同的目標不代表會往一處使勁,畢竟打起仗來用的都是自己的人,損失太大就虧了。

因此,當時真正把國賊董卓當成一棵蔥的也就只有2個人了:孫堅和曹操。

首先來看曹操,作為後來的*人物,雖然說這個時候已經是嶄露頭角,不過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