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危機因為“小三”呂布的到來無形化解。
更為詭異的是,本來身體好好的陶謙主席不幸逝世,雖然他有兩個兒子(雖然是普通人,但是智商沒有問題),但是,俱樂部的所有經濟權益還是被一個所謂的徐州財團組建的董事會(以糜竺和陳登等人為主)以*選舉的方式給予了劉備。
造化弄人啊,就像某位老總嫌自己的俱樂部沒有上升空間,索性仗著自己兜裡錢多直接買殼玩大的。
區別在於劉備沒有花自己的一分錢,屬於空手套白狼。
也許是由於來的太容易吧,沒有多久,劉備就失掉了這個天賜的好機會,拱手讓給了“小三”呂布,剛擠進了奪冠集團又回到了老境地。
沒有辦法,這就是命啊。 。。
09—01:呂布的戰略佈局(1)
天下是打出來的,你得到了徐州,但是並不代表你就可以贏得天下,因此千萬不能馬虎大意,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啊,所以行伍出身,嗜血好戰的呂布一直十分重視對部隊的控制,也就不奇怪了,縱觀三國時期,有兩位純武將出身的大佬,一個是呂布,另一個是馬超,這就是典型的軍閥割據年代特啊色,直到民國也沒有改變——但是光有槍桿子也不行,還要有筆桿子,所以,混得最是鬱悶恰恰也是這二位,一個輾轉多地,最後弄得身首異處,一個滿門抄斬(好在馬超做人沒有呂布那麼卑劣,被劉備收容了),客死異鄉,都是因為身邊缺少一個智囊。當然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先看看呂布對軍事管理層的改造完成形態吧。
其實呂布手下究竟誰是武男一號,嚴格來說還真是很難確定,不過如果從知名度和資歷以及存活時間來判斷的話,應該是張遼了。
張遼是雁門馬邑人,屬於雜居於邊地的那一種人類,和劉備、呂布有的一拼,“少為郡吏”,應該是出名很早的,也就是二十出頭吧,畢竟後來到了徐州獨領一面的時候才二十八歲啊。
一開始他也是丁原的手下,不過在那個時候,丁原已經是幷州刺史的時候,就很看好張遼的武勇和人品,所以,啟用他為從事,並且率領了一部分軍馬,和自己兵分兩路進軍洛陽響應何進的號召——由此可以看出張遼也是幷州軍團的代表,並且地位比呂布高一些,統帥能力也更加出眾,否則出來帶兵的就是呂布而不是張遼了,因為如果給何進謀劃誅殺宦官而宣召進京的外兵做一個部隊序列劃分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張遼所部是被獨立出來的。
到了之後,何進又派張遼去河北招募軍隊,壯大聲勢,召集了大約1000多人吧,但是回來以後,老張發現洛陽已經是物是人非,何進已經掛掉,丁原也沒有了,而董卓呢?由於還沒有暴露出畜生的一面,再加上都是西北軍人,有共同的語言,所以就跟了這位混世魔王。
又過了沒有多久,董卓被殺,他又跟著呂布,被冊封為騎都尉,地位可見一斑,但是好景不長,很快就被李傕擊敗,只好跟隨呂布繼續四處流浪,直到到了徐州這裡,這才站穩了腳跟。
所以,憑著幷州的血緣,出色的資質以及多年的合作,呂布要提拔一位軍事部門的心腹主管的話,當然是非張遼莫屬了。
至於另一位呢?論實力,只會比張遼強,絕不比他差,但是如果論名氣的話,卻是小了很多,這種命運和前程的巨大落差,會使我們懷疑所謂的“忠誠”信仰在這個爾虞我詐的亂世當中,到底有幾分價值,會不會成為一塊絆腳石?因為如果當年他的頭肯低一下,“棄暗投明”的話,那麼中國軍事史上又會多了一顆璀璨的明星。
這個人就是高順。
09—02:呂布的戰略佈局(2)
高順的悲哀更多的是留給後人的,因為我們如果對他感興趣的話只會在浩如煙海的史書中找到一點點蛛絲馬跡,不得不再次感嘆陳壽的簡練了,簡練的有一些勢力——這還要感謝裴松之,否則我們要把他和侯成之流放在一個檔次裡面,頂多就是讚歎一下不怕死的精神。
高順是哪裡人士不得而知,但是從他跟隨呂布的鐵桿程度來看,應該也是幷州人士,至於性格嘛,英雄記中倒是有一些記載的: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
如此一個本分不會拍肩膀,和一切不良嗜好劃清界限的武將真是難得一見了,至少不喝酒這一點當時很少有人做到的。
戰績方面,也是隻有零星的記載,一次是建安三年,呂布派遣高順攻打劉備鎮守的小沛,結果是劉備在擁有士卒萬人,關張在場的情況下大敗,其實力可見一斑,第二次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