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荀彧去經營。
當荀彧被曹操安置在了後方大搞後勤工作的時候,曹操很擔憂的諮詢道:你走了以後,誰給我出謀劃策啊?
曹操這一問不是客套,倒是展現了荀彧的這一方面的才華,而荀彧也是推薦了好幾個牛人,其中就是舉賢不避親的拎出了自己的大侄子荀攸,還有戲志才、鍾繇,以及那位不世出的天才郭嘉。
在這之後,曹操依舊是對荀攸敬重有加,不過,之間的聯絡更多的是一種書信來往,曹操很多軍國大事都有荀彧的不遠萬里的參考意見,但是,這種距離產生美並不是導致曹操和荀彧之間產生什麼隔閡的關鍵原因,荀彧的另一個身份才是最致命的。
這就是荀彧的漢管身份,曹操大權獨攬時期魏官和漢官的交叉使用,本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就是為了進一步給名存實亡的東漢朝廷摻沙子。
所以,當曹操成了漢獻帝封賞的大將軍的時候,荀彧搖身一變,成了“漢侍中,守尚書令”。
曹操一直在注意著加強對漢獻帝的監控,尤其是不讓他和那些朝臣們有著過於密切的聯絡,甚至不惜是殺一儆百,唯獨對荀彧,是一個例外,她很相信這位老兄,很多時候,不把他當作一個下屬,而是一個推心置腹的朋友,曹操,被朋友出賣了很多次,但是,他還是很相信荀彧。
所以,這一次又出了問題了,荀彧出人意料的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上。
那是在建安十七年的時候,董昭,也就是之前忽悠楊奉等人和曹操合作的謀士,牽頭要求曹操進爵為魏公,並且,加九錫。
說一句實話,董昭雖然有被曹操暗示,以及拍馬屁的嫌疑,但是,曹操絕對是對得起這個稱號,即便是他的出發點也不是那麼高尚,只不過在客觀上的確是穩定了這個動盪不安的小朝廷,皇帝的伙食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難道封賞一個魏公的稱號過分嗎?
曹操就是這麼想的,但是,他也知道,槍打出頭鳥,雖然自己滅掉了不少人,可是還有不少人蠢蠢欲動,不論是外面的劉備和孫權,還有一些潛在的政見不合者,都在尋找一個機會。
可是,他還想幹,即便是當不了皇帝,當個魏公過過癮還不可以嗎?
又要當婊子,牌坊還要掛出來,曹操就必須透過各種手段擴大這支“請願隊伍”的規模和說話的分量。
夏侯一族和曹氏親族自然可以加進來,但是還不夠,一方面,他們是自己人的痕跡太明顯,可以湊數,但是不可以挑頭,另一方面,他們多為武將,政治話語權還沒有牛逼到跺跺腳,周圍震三震的地步。
還少誰呢?
自然就是荀彧了。
甚至,曹操絕對現在發起簽名請願運動的帶頭人不該是董昭,而是荀彧,憑藉他的政治嗅覺和自己的鐵桿程度,不應該讓我來暗示啊。
可能是這傢伙太正直了,不好意思說吧,曹操心裡想,其實也是,這麼多年了,荀彧還真是沒有主動的拍馬屁過。
那我就把這層窗戶紙給揭開吧,於是,曹操又和荀彧通了電話,暗示了一下:看見了啊,大家都有這個意思了,但是,董昭資歷和聲望都比不上你,你就順水推舟,出來說句話吧。
對於荀彧的回應,曹操不是沒有過考慮,但是最壞的打算就是,荀彧磨嘰磨嘰的不說話,保持中立。
他太樂觀了。
荀彧的回答是:NO!
態度很是堅決。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29—05:獻帝的最後努力(3)
荀彧不會不知道曹操會來問這個問題,畢竟,董昭的動靜鬧得實在是太大了,滿朝皆知。
這小子,和自己一樣,也在袁紹手下打過工,但是,很快就轉投到了曹操的帳下,那次迎駕漢獻帝,自己只不過是宏觀調控,董昭則是在細節上出力不少,因而得到曹操的重用。
對於曹操的忠誠度,董昭那也是沒的說,不然的話,也不會*裸的提出了這個計劃。
但是,深思熟慮之後,荀彧決定了,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那就是不同意曹操越雷池一步。
之前,怎麼監控漢獻帝,怎麼意淫自己的軍銜和官銜,荀彧都沒有說過多餘的話,因為他知道,曹操還是在本分的做著大漢朝的臣子,現在逼著漢獻帝立自己為魏公,就是在挑戰權威了——即便是權威已經是所剩無幾。
因此,荀彧對曹操說到:您多年來興舉義兵,就是為了“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
言外之意,就是讓曹操安分守己,做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