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啊,這麼多年了,給曹操當過孫子,給曹丕當過孫子,現在稱帝了也只是擺脫了當孫子的地位,至於蜀漢,雖然不用給劉備和劉備的兒子當孫子,但是,雙方乃是平起平坐的盟友關係而已,無法滿足孫權的權力慾望和控制慾望,自己雖然是當老大,當皇帝了,但是,臣服於自己的都是自己的子民,這就像父母管束自己的兒子,教師管束自己的學生一樣,*不是很強烈。
這一次不一樣了,終於有一個千里之外的外人主動要求稱臣,給自己當三孫子了,你說前後的強烈反差,能不讓孫權極度的興奮,進而產生一些齷齪不切實際的想法嗎?
當年我向曹丕稱臣的時候,那小子想必和我現在的感覺差不多吧?
孫權自己心裡掂量著,意淫著。
爽過之後,孫權做出了一個證明自己的情緒依舊很是激動的舉動:接受稱臣並且提出嘉獎。
嘉獎提出的很正式,是在次年正月提出來的。
說完一些經典廢話之後,冊封公孫淵為燕王,統領幽州、青州17郡。
——就像當年曹丕對他所做的一樣。
直到這裡,孫權的表現雖然是有點過於激動,可是,還是在一個正常的人的正常思維之內的,所以,還不至於引發一場內部曠日持久的戰爭。
但是,
曹丕是個富家子弟,見過大世面,而孫權窮慣了(這個窮富而言是相對的),冷不丁的抖起來之後還是做出了一些令大家吃了一驚的行為。
正是這個行為,
把孫權和他的世族臣子們搞得對立起來,也讓稱帝之後的江東和諧局面被打破了。
這就是派遣使團遠航遼東正始冊封公孫淵的計劃。
42—09:博弈,悽風冷雨(3)
其實大家也不是反對孫權派一個使者團過去,畢竟,以前也不是沒有過這種交往。
他們激烈抗議的是孫權此次使團的規模:
使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將兵萬人、金寶珍貨、九錫備物,乘海授淵。
孫權真的是有點激動了,這麼大的場面在當年的那個技術條件和國力下做出了不容易,說明我們的孫權內心深處並不是想做一個江東土皇帝的,天朝大國的世界觀還是有一些的,不然的話,怎麼會如此上心?
於是,張昭和顧雍兩位頂樑柱站了出來冒死進諫,尤其是後者,一直是挺穩重挺低調的,這一次也憋不住了——當然了,張昭的表現倒是意料之中的。
在他們看來,公孫淵這一次難得的示好估計和當初咱們對曹丕委曲求全一樣,是被逼出來的,他怕曹丕攻打他,所以才找一個墊背的,現在咱們不也是和曹魏對著幹了?所以,不用對公孫淵的態度那麼上心,如果真的要去一批使臣的話,也不用這麼大的場面,弄得好像咱們很是重視他們一樣,就隨便派上幾百個兄弟護送使者去吧。
——如果公孫淵膽敢翻臉的話也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不至於最後弄得10000多人全都掛在外面,讓天下人恥笑,您不要臉我們還要啊。
當然了,最後一句話是我猜的,張昭等人就算是怎麼想也不會這麼說的。
其實人家不是說從跟上反對的,只不過對於規模和重視程度上有所懷疑,保持以往的待遇就可以了。
但是,孫權不同意。
於是就開始和張昭反覆的侃價。
最後大家都有點不怎麼冷靜,可是,還是孫權先憤怒了(估計也是忍張昭忍了很久):
“吳國之士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孤之敬君亦為至矣,而數於眾中折孤,孤嘗恐失計。”
——吳國上下,進宮之後拍我馬屁,出宮之後就唯你馬首是瞻,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而且我也很給你面子,可是,居然不止一次的不給我這個老大的面子,你究竟想怎麼樣啊!?
一邊說一邊把刀給拔了出來。
張昭一看大事不妙,馬上轉而進行淚彈攻勢,“張昭淚流滿面,重念太后、孫策遺詔顧命之言,據理力爭。”
孫權一看,完了,有點不尊老愛幼了,於是趕快把刀扔在地上大家一起哭,哭著哭著就把張昭給糊弄了出去——等於是一點作用沒有。
一看張昭進攻失敗,顧雍只好咬著牙跟上,說道,“公孫淵未可信,後必悔也。”
但是,張昭那麼大的陣勢都不好使,何況是你這不痛不癢的幾句話了?
孫權依舊不聽,並且準備回撤回後宮,以躲避這幫勸諫起來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