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手錶,卻無法確定是幾點;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這就是著名的“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對一個企業,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同時設定兩個不同的目標,否則將使這個企業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以上的人來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
是什麼讓你無所適從
你希望自己變成怎樣的一個人——大富翁?藝術家?企業家?演說家?手藝超群的廚師?廣受歡迎的年輕人?為子女愛戴的母親?給殘疾兒童帶來希望的老師……
不管你希望變成怎樣的一個人,對大部分人來說,他們都沒有去做真心想做的事情!
是什麼阻止了我們做真心想做的事情,讓我們無所適從呢?
首先是我們被教養的方式,我們總是被要求去滿足父母的期望,去適應老師替我們塑造的模式,從來就沒有考慮到自己有什麼樣的期望。
第二,我們所處的環境通常都不是事先計劃好的。我們往往因為事先住在什麼地方,就在什麼地方定居下來,我們不曾想過:“也許應該改變我們的環境,也許應該搬到別的地方去居住。〃我們也可能因為第一個找到的工作是哪一行,就幹起哪一行的事來,而沒想一想這個行業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
再說,我們也常因為住到什麼地方,就和附近的鄰居交朋友,而沒有想過搬走,另外結交一些朋友,可能會比呆在目前的朋友圈子中,令自己生活得更為有趣。我們往往墨守成規,任由習慣支配我們。
第三個理由是:我們不能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因為我們從來就不被鼓勵這樣做。這個理由說起來繞口,道理卻很簡單:當我們需要別人給我們打氣時,卻不曾得到支援,因此我們就洩氣了!
我們的教育制度一向是懲罰多於鼓勵。你可記得作文課的情形?你可記得老師怎麼教你的?大多數的老師都會把你犯的錯誤挑出來告訴你——這個字寫錯,那個字寫得歪歪斜斜,這句成語更是用得牛頭不對馬嘴!
別讓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