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1 / 4)

小說:封神歸真錄 作者:撲火

,風過花開,花隨濤卷,魚龍潛躍,美景無邊。

花果山頭,枯樹復青,蒼巖復潤,綠草青青,茁壯生長,生機勃勃,正是那:

瀟瀟灑灑,密密沉沉。瀟瀟灑灑,如天邊墜落星辰;密密沉沉,似海口倒懸浪滾。起初時如拳大小,次後來甕潑盆傾。滿地澆流鴨頂綠,高山洗出佛頭青。溝壑水飛千丈玉,澗泉波漲萬條銀。三岔峽口看看滿,九曲溪中漸漸平。

卻將六百年死寂的花果山,重還了仙山勝境,福地真容。

“不想倒成全了這潑猴。”原來天尊之先,乃秉東方青炁而生,以木為主,悟空適才化身,卻是天一真水,水木既不能相勝,瀰漫山海之間,便有相遇相生,生生不息之妙。“也罷了,料你一猴,能有多大能為,那西方路上,卻不知如何了?”

天尊緩緩轉目,向西看去,只見須彌山頭,魔氣磅礴,洶湧澎湃,龍蛇纏繞,沖霄而起,其中隱隱現出千萬瑞相,諸佛菩薩,莊嚴淨土。

“嗯,久聞這剎魔聖主乃魔中魁首,億萬神通,不知其窮,如今脫困而出,卻好與那西方為難,我且看看去來。”

太乙思量已定,竟不再去管那花果山光景如何,施施然走出妙巖宮,足踏層雲,三數步間,已到須彌山頂極高空裡,卻將祥光紫氣隱去,就在雲天之上,往下看去,只見那薄伽梵壇城作八葉院之狀,八道金光射向八方世界,胎藏界在內,金剛界在內,寶樹成行,蓮花充滿,摩尼交錯,如七寶蓋,遍覆淨土,諸多魔頭,佔了內外主尊之位,卻將魔身掩去,悉數變為如來之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不具足。

八萬萬魔眾簇簇擁擁,或有宣說一切諸法從因緣生,或有說言一切諸法不從因生,或有說言一切因緣皆是常法,從緣生者悉是無常。或有說言五陰是實,或說虛假入界亦爾。或有說言有十二因緣,或有說言正有四緣,或說諸法如幻如化如熱時焰。或有說言因聞得法,或有說言因思得法,或有說言因修得法,或復有說不淨觀法,或復有說出息入息,或復有說四念處觀,或復有說三種觀義七種方便,或復有說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學無學地菩薩初住乃至十住,或有說空、無相、無作。或復有說修多羅、祇夜、毗伽羅那、伽陀、憂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毗佛略、阿浮陀達摩、優波提舍。或說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或說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遠離空、散空、自相空、無相空、陰空、入空、界空、善空、不善空、無記空、菩提空、道空、涅槃空、行空、得空、第一義空、空空、大空。或有示現神通變化身出水火,或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左脅在下右脅出水,右脅在下左脅出水。一脅震雷,一脅降雨。或有示現諸佛世界,或復示現菩薩初生行至七步、處在深宮受五欲時、初始出家修苦行時、往菩提樹坐三昧時、壞魔軍眾轉梵輪時、示大神通入涅槃時。

諸般魔惱,不一而足,中央曼荼羅光輪寶座之上,億萬青蓮圍繞之中,剎魔聖主顯為佛身,高千萬丈,身紫金色,紺青肉髻,白毫宛轉,慧目低垂,舉身焰火,備七寶色,如日中天,舉身光中,六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這一尊如來微啟金口,如獅子吼:“玄奘,汝欲往靈山見佛求法,此地即是靈山,我身便是如來,我處即有佛法,汝今見我,怎地不拜?”

曼荼羅寶座之下,清俊的白衣僧跏趺而坐,七尺身軀在這無量金身之前便如一粒塵埃般渺不足道,中央本尊唱言已畢,八萬萬如來七色旋流,寶相莊嚴,同聲讚頌:“善哉善哉,我佛無邊大法,無量慈悲,那東來的僧伽,既見我佛,怎不禮拜?”

天尊在青冥之上見了,心中冷笑:好剎魔,卻好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且看這和尚何如。

光輪之下,白衣僧聽若不聞,合掌緩緩誦唸經文。

“慧命!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慧命!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中央本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微微而笑,八萬萬如來同聲說法,卻又有諸般殺戮、刀兵、水火、色相、愛慾、貪著、痴狂、顛倒、名利,五十陰魔,一時來襲,魔火栩栩,繞如走馬。

玄奘微微垂眼,身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