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神而為說法。……”
時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照見五蘊皆空,渡化前身雙馬童,成就觀自在菩薩,二尊菩薩同立蓮臺,將楊枝蘸了瓶中甘露,從空遍灑,不論人、天、龍、夜叉、阿修羅、乾闥婆、伽樓羅、摩呼羅迦、緊那羅、羅剎,身上帶上者,須臾皆恢復如初,滿空血雲亦漸漸化去。
正是:
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
大眾都向中央進發,那曼荼羅壇城,光輪寶座,魔氣如虹,孔雀明王在上,鎮元在前,神光電影,旋如飄雪,剎魔聖主獨力支撐,應付艱難,心中嗔恚:那羅延,看來你是不來了,只是今日你這傳人休想護得周全。
身軀不動,纖掌翻飛,與鎮元連連交擊,左手覆垂,金色曼陀羅當空照耀,無邊聖者,一時竟無有能近玄奘之身者。
爾時玄奘,清容肅穆,身不動搖,從不用定起,入有想無想定。
萬道青氣自雲空旋轉而至,丘處機攜著承乾,斗然在剎魔聖主座前現出身形。
剎魔聖主見了承乾,輕輕“啊”了一聲,承乾見了剎魔,目光凝定,緩緩道:“剎魔,我來了。”剎魔目中有淚光閃動,點頭道:“兵主,你來了。”
兵主後身已至,那羅延終於不來,剎魔聖主心中一時不知什麼滋味,是歡喜,是悲傷,是迷惘,是惆悵,無可言表。
“剎魔,我來了,玄奘做過我的師父,你就放過他罷。”承乾將手撫上剎魔清麗的臉龐,低聲道。
“嗯,本來也無什麼大事,便放了他罷。”剎魔淚珠晶瑩,滑下面頰,五指一收,玄奘頂上金色曼陀羅轟然散開,萬畝金雲瀰漫,諸菩薩摩訶薩心中歡喜,紛紛自空中降下,六部魔眾皆撤回曼荼羅,擁護魔主。
剎魔、承乾執手相看,同登寶座,六部魔眾皆跪,向中央高呼:“恭賀聖主薄伽梵,今日圓成實相,陰陽化生,摩訶摩耶,與天同休。”
丘處機拈鬚微笑,看了一會,飄然離去。
爾時玄奘,從有想無想定起,將入滅想定,大眾自雲中降落,圍繞在玄奘身旁,見了此景,不禁躊躇:入滅想定者,唯有自己出定方可,若貿然以外力催喚,縱然不死,也大有可能從此變成痴呆,神識不存。只是若任其入定,滅想定一過,即是滅盡定,那時真靈神識,悉數磨滅,任你有逆挽乾坤之能,也是再也挽救不來了。
悟空卻不知這麼多關目,見玄奘這般模樣,向前摸了摸他光頭,道:“我以為這和尚是個聰明的,如今看來,畢竟是個傻的,被別人一句話,輕輕的就要自盡,縱救轉來,終究也是個沒用的人了,不如待我一棒打殺罷了。”說罷,將金箍棒擎在手中,猛然擊下,眾位菩薩大驚,一齊出手來架,青影一閃,一隻小小手掌將眾菩薩手臂隔開,卻是鎮元出手格擋,轟然一聲,閻浮大地六種震動,文殊、普賢、觀自在、觀世音、虛空藏五大菩薩,各各退開一步,鎮元身形也是連晃數晃,悟空一棒擊在光頭之上,白金光焰迸濺,玄奘安然無恙,只是身軀猛然一震,睜開眼來,眼中猶有迷惘之色,大眾各各歡喜。
這時空中有清音一縷,徐徐說道:“小和尚,你發願普渡眾生,一時迷濛,卻要自取滅盡,愚鈍之至,卻不知你那釋迦看中你哪一點了。”玄奘流淚道:“因我之故,使億萬眾生喪身,奘罪孽實深,非死莫贖。”
“非死莫贖?你身一盡,他們便休戰了麼?縱使休戰,這世上難道從此便無爭執鬥殺了麼?以後千世萬世百千萬世便都沒有爭執鬥殺了麼?以我看來,你不過是自求一身解脫,而置無量有情於不顧罷了。”玄奘額上冷汗涔涔而下:“是,奘知錯了,請老師父指教。”
那聲音道:“我之道與你之道不同,焉能指教?不過你那門中菩提薩埵法如是言道:菩薩思惟,一切眾生共有無量種苦。我當發於悲心成一切種智,滅一切眾生無量種共有之苦。菩薩見一切眾生沉沒無量無邊生死苦海得平等悲心,嬰愚無知樂解脫者生放舍心,世間大苦聚生我勝悲心。菩薩思惟,我有悲心觀苦眾生未得菩提道,我云何使眾生得解脫道。菩薩思惟,我於三界眾生作大親友,而眾生常為身苦心苦逼惱,我今名為空惡活者。菩薩思惟,我生不能破世間苦,不能利益眾生,我用受是身為?”
“……大悲語言,苦惱眾生未度,云何捨棄而去?菩薩思惟,我甚畏諸有,以悲心救眾生故樂處諸有……”
那聲音漸漸遠去,玄奘伏地而聽,冷汗不止,諸尊菩薩摩訶薩皆合掌道:“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