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諸饑饉毒害之難。人常慈心,恭敬和順,如子愛父,如母愛子,語言謙遜。
“彼理想之國,流水美好,味甘除患,雨澤隨時,天園成熟,香美稻種,一種七獲,用功甚少,所收甚多。谷稼滋茂,無有草穢,眾生福德,本事果報,入口消化,百味具足,香美無比,氣力充實。……”
李世民躬身合掌曰:“世民願隨法師去止。”湧身往塔下一跳,玄奘頌曰:“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向前攜李世民之手,飛飛而起,穿過冪冪雨雲,向西而去。
大慈恩寺四周忽有條條黑氣如龍蛇巨蟒,攪動雨霧,夭矯飛騰,糾纏而來,原來波旬、魔羅、共一十三名緊那羅王,奉蚩尤之命,化為千牛衛之形,監守李世民,不使自盡,亦不使逃逸,玄奘前番來時,他們卻不曾察覺。此刻方見一名白衣僧人攜李世民冉冉飛空而去,忙現了原形,咆哮怒吼,當空攔截。
玄奘輕輕喧一聲佛號,將斗笠拋下,那斗笠霎時化為漫天白蓮華,散於雨中。
荷葉有風生色相,蓮花無雨立津樑。眾魔頭為白蓮華所阻,便如墮入重重氣牆之中,柔軟之極,卻又堅韌之極,動止艱難,手中諸般兵器,都化為條條花枝,枝頭繁花生髮,奼紫嫣紅,帶雨顫嫋,眾魔頭面面相覷,卻被繁花白蓮纏身,動彈不得,眼看兩條人影,凌虛御風,似風前燕子,穿入綿綿雨幕,須臾去得遠了。
春雨,點點滴滴,飄飄灑灑,無盡無休,雄偉的長安城籠罩在密密的煙雲深處,彷彿夢境。
玄奘攜李世民在霏霏的細密雨露中飄飄而西,自長安西門開遠門弘福寺上空翩然掠過。
天元皇帝李承乾登基之後,即以貞觀十五年乃天元元年,佈告南北,只是長安百姓,心戀前朝,暗地裡多仍稱貞觀年號,天元皇帝卻也不以為意,只將各處道觀佛寺周圍盡行封禁,再不許俗人燒香、散華、祈願、供奉,各處寺觀僧道無奈,只得自家在寺內院外拓地耕種,以免遭飢餒之苦。
今日大雨,稍得休息,辯機執了一本妙法蓮華經,正在廊簷下研讀,偶然抬頭,見院中松枝,鬱郁青翠,在細密的春雨中盡皆掉頭東向。
辯機一怔,隨即想起玄奘西行前所言,“我此去也,時間不定,但見得寺中松枝頭向東,便是我回來之時。”辯機想起此言,心中大喜,放下經卷,奔出寺門,大叫:“玄奘師父!”四下裡雨雲濛濛,卻並不見有人前來。
辯機失望,兀自不肯歸去,翹首向西眺望,忽聽得空中有人喚道:“辯機。”聲如溫玉。辯機一聽大喜,急抬頭觀看,見玄奘與一緇衣男子衣袂飄蕩,立於雨中,辯機大喜,叩頭道:“師父,你回來了。”——辯機卻未曾見過李世民,並不認識。
辯機叩首嗚咽道:“師父,今上皇帝被囚慈恩寺,承乾太子得魏國之力,做了皇帝,將皇家血脈盡數流放蠻荒,又將寺院封閉,佛法消亡在即,且喜師父回來,必有法拯救。”
玄奘溫言道:“莫哭,莫哭。飄風驟雨,只在旦夕之間;密雲覆月,終有開現之時。我此來特為傳法於你,你當傳佈人間,勿使斷絕。”將袍袖一展,卷卷經書自袖中流出,落在寺門前一方磐石之上,乃真諦三藏,《瑜伽師地論》一千卷,《大智度論》一千卷,《攝大乘論》一千卷。
辯機如獲至寶,撫摩經書,問道:“師父,難道你這次回來不留下麼?”玄奘搖頭溫言道:“我生將盡,不可久居。辯機,你好生修習經法,我去了。”辯機不捨,向空哭喊道:“請師父稍息,我叫各位師叔師伯師兄師弟都來與師父相見。”玄奘於空中摩辯機之頂,道:“辯機,辯機,見我經法,如見我人,又何必拘泥色相?我去了。”辯機大哭流淚,向空捉玄奘之手,卻捉了空,只見那清瘦的身影向雨雲深處去了。辯機倒在寺門之前,大哭不已,寺內僧人驚動,都出來察看,只見經書宛在,不沾水霧,斯人已去,俱各向西流淚禮拜。
“……把可愛的長安。
因不慎而淪陷了可愛的長安,
當離開宮殿時遺落了經法寶卷。
願神堯光孝皇帝的血裔當受大位,千秋萬代。
願東方眾聖人垂鑑於後世,
迴轉過來著落於天可汗之身。”
玄奘攜李世民之手,將出長安西去,西門老人悽愴的琴音歌聲猶自從下方氤氳的雨霧中傳來,李世民聽了,回首看雨中長安,煙樹悽迷,城闕萬重,潸然兩行淚下,不能自止。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