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1 / 4)

發麻等身體不舒服的臨床症狀表現,先行求助於內外科,但是身體檢查的結果,卻是正常或是不足以解釋患者的臨床病情。精神官能症的病因是多樣的,其臨床症狀表現十分容易受到生活緊張、壓力、人際關係、社會環境變動等因素影響,而使病情產生變化。

三、現代醫學的治療

1。 精神藥物治療:針對“生理”因素進行治療,依據臨床症狀及診斷的不同,可適度地使用(1)抗焦慮劑、(2)抗憂鬱劑、(3)其他精神治療藥物。藥物的治療須經由醫師的仔細診療才能對症下藥,避免藥物不當使用所造成的副作用,某些精神疾病更需要輔以心理及行為治療才能見效。

2。 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家族治療等:針對“心理”因素進行處理,須根據病患不同的需要來選擇,經由適當的心理治療或諮商的協助,可以改善性格上的缺陷或盲點,增進人際關係,緩解生活壓力。當患者的精神症狀是導因於家庭或婚姻的不良關係時,家族或婚姻治療可能是有必要的。行為治療或其他治療模式,通常應用在緩解症狀、改善患者的偏差行為等層面。

3。 治療原則:精神醫學的進展一日千里,但是許多人對精神疾病的觀念仍停留在數十年前,甚至把精神疾病當做是一種“不名譽”的疾病,不但使得患者本身平白受苦,也造成患者家屬不必要的困擾和心理負擔。所以,要能有效地處理“精神官能症”,首先是要對“精神疾病”有正確的觀念和認知,其次是不可“諱疾忌醫”,才能使精神疾病得到有效的防治。

四、中醫觀點

中醫古代典籍並無精神官能症一詞,但是從現代醫學的內涵來看,本病相當於中醫學中所謂的躁鬱症,換言之是躁病和鬱病的總稱。感情以及精神障礙是主要症狀。躁病的症狀:情緒過度興奮、愉悅、精力旺盛、易怒、誇張、喜爭論、易與人起衝突、自認能力很強或具超能力,甚至妄想等。鬱病的症狀:情緒低落、心情沉悶、表情憂愁、失眠、身體衰弱、食慾減低、*減退、絕望、有罪惡感、負向認知與看法,甚至有自殺意念或企圖等。躁病和鬱病的症狀,雖然迥然不同,但基本上本質相同。此二症大都會週期性地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互動出現,近代醫學因此又稱之為雙極性疾患,但有時也會重複出現單一症狀。近年來,女性無論在社會還是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並且複雜,女性和男性同樣地工作,同樣承擔壓力之外,還必須承受生理差異所帶來的身心不適,因此相較於男性而言,容易罹患憂鬱症。中醫在治療方面多從整體觀念的認知下手,以辨證臟腑病位,氣血陰陽盛衰,權衡虛實輕重、標本緩急,施以補脾養血、交通心腎,配以化痰、清熱、理氣、調補陰陽等治法,不但能起到鎮靜安眠作用和改善各種不適症狀,更重要的是全面調節人體臟腑功能,使陰陽氣血歸於平衡狀態。

五、方劑選讀

1。 處方名:甘麥大棗湯。

2。 組成:甘草四錢、小麥一兩半、大棗十五個。

3。 煎法:以上三味,以水三碗,煎成一碗半,煎兩次。

4。 服法:分三次喝,溫服。

5。 使用:甘麥大棗湯具有鎮靜、抗驚厥、解痙鎮痛、催眠、抗菌解熱的作用,對於失眠、憂鬱、神經衰弱有療效。

六、考據及研究

1。 出典:《金匱要略》。

作者:東漢張仲景。

原典選粹:“婦人髒躁,喜悲傷欲哭,像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2。 《本草綱目》:

(1)甘草(豆科):安魂定魄,治驚悸、煩悶、健忘,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

(2)小麥(禾本科):養心氣、心病宜食之、養肝氣、消渴、解心煩。

(3)大棗(鼠李科):補中益氣,補少氣,少津液,和百藥,除煩悶。

3。 《本草備要》:

(1)甘草:甘、溫。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入和劑則補益、入汗劑則解肌、入涼劑則瀉邪熱、入峻劑則緩正氣、入潤劑則養陰血。生肌止痛、通行十二經、解百藥毒。

(2)小麥:甘、微寒。養心除煩、利溲止血。

(3)大棗:甘、溫。補土益氣、滋脾土、潤心肺、調營衛、緩陰血、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和百藥。傷寒及補劑加用之,以發脾胃升騰之氣。

4。 現代藥理:

(1)甘草:解痙作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