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後,因為它超強的級,人們可以把所有房屋坍塌的災難與由此造成的人員死亡,用“不可避免”四個漢字輕巧地回應所有關於社會深層問題的指責與追問;甕安事件,因一少女22日死亡蹊蹺而引發的官民對立衝擊當地的縣政府,人們也可以用解職縣官與懲戒暴徒——對當事官民雙方各打五十大板的果斷措施平息官民之間的恩怨是非;七月一日的上海也發生一起警民流血衝突事件——一名年輕人用一把短刀,闖入上海市閘北區公安分局,連續捅傷9名民警和1名保安,最終造成了6人死亡。人們可以簡單地將它與之前全國各地發生的類似的嚴重的刑事案件歸結在一起……另外,在西部某省也發生了警民衝突事件,只不過,最終跳河死亡的是一被幾個交警追趕的司機。
當然,所有被人關注的這些事件是發生在全球矚目舉國翹首盼望的北京2008奧運即將來臨之際。在這些事件之前還發生了自然領域的雪災與經濟領域的股災以及“*”打砸拉薩與奧運火炬國外傳遞受阻連連。
於是,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論調:多難興邦與天遣
是的,古人曾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不錯,古人也說過,自造孽,不可活,必招天遣。
誠然,僅僅只用上述兩種論調來安慰人們心底的驚恐與慌亂或擺脫人們心底的深層困惑,顯然未必有點幼稚的牽強附會,甚至近乎於一種無奈的自欺欺人。
的確,磨難可以激發一個國家與民族的鬥志與凝聚力,可是,如果當某災難塵埃落定之後,卻發現這個國家內部種種陰暗的汙垢一覽無餘地暴露無遺,而掌握國家與民族未來命運走向的高層僅僅只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簡單地清洗包紮。一個國家與民族的鬥志與凝聚力能持續多久呢?一年?兩年?…五十年!或者大清帝國的近乎三百年。
這樣不管怎樣,最終天遣論總會在人怨四起的附和下,以事實勝於雄辯的姿勢扳倒多難興邦論。
歷史上的各種農民起義與教派起事,無不在天遣論的支配下,扛起一面面公平與正義的大旗飛舞於村寨鄉野,盡所有的可能地把一個國家與民族的鬥志與凝聚力重新洗牌與規劃,然後竭盡全力招攬在自己的旗下。於是乎,便有了歷史上的崇禎皇帝揮刀砍死妻女,然後上吊的方式把自己的生命與大明帝國中興的願望結束於景山上的一棵樹下——崇禎不是生活*、不理朝政的皇帝,他的勤政,在明朝永樂以後的歷代皇帝中所少見。
為什麼呢?
因為社會內部諸種力量已經嚴重地分化成兩個利益根本對立而且絕對不可調和的集團——剝削與被剝削,壓榨與被壓榨,統治與被統治……只有透過武力的較量,才可解決所有的矛盾。
因此,當天遣論在各種謠言的催生下,就會像暗流在一個個渴望公平與正義的人們心底洶湧成既能載舟也能覆舟的滔天巨浪。
這一次甕安事件,最初只有與死亡女生同樣年齡的中學生為主的小規模的示威,可後來卻演變成萬人的*,其中一些最衝動的衝入了公安局、縣政府、財政局,焚燒一些辦公室與幾輛警車,而另一些旁觀者則在一旁大聲叫好。
這能從一個側面充分說明了什麼呢?至少能說明一點:當地的縣政府在當地已失去了群眾基礎,成了一條幹涸河床上游不動的魚。
正如一位專欄作家所說的:70年前,那些年輕的、鬥爭昂揚的紅軍經過甕安,是為了去創造一個新世界,去幫助這些貧困的百姓獲得美好的生活。但70年後,這個由當年的不怕犧牲、充滿理想的紅軍建立的新政權,卻發現自己正在變成自己當年要推翻的政權的另一種翻版,人民仍然覺得自己遭受不公。我們似乎掉進了歷史的陷阱。
2008…7…19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17。傳說與謠言
據多家報紙載:******三十年的成果,要惠及全體******;另據電視直播:******公司上市當天,它的總經理拿著一片破鑼猛敲高喊,讓利於民******;再有******權威輿論機構,曾在關鍵時候撰文道:******經濟基本面是好的,……。可是,事後證明那是騙人的謠言。
————把偶然獲悉的幾條資訊串成燒烤的摸樣。
傳說與謠言
一個沒有傳說的民族與沒有神話的民族一樣可怕,必定是如同一條色澤暗淡的魚,在人類波光粼粼的思維之湖面上,激盪不起美妙的倩影與日月同輝。可是,盡是謠言或常常被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