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3 / 4)

小說:大明1624 作者:上網找工作

雖然妾聽不懂,但是陛下既然能看到五年之後的情況,妾相信陛下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張嫣說道。

“說實話,朕一時還真想不到辦法來解決這個危機。”朱由校說道。

“禁止百姓將農田轉成桑田也不行嗎?”張嫣問道。

“這倒是一個辦法,還有朕將全面禁止帝國銀行給絲綢相關產業的貸款。”朱由校想了想說道。這是目前朱由校僅僅能想到兩個辦法。

“陛下,煙以後還是要少抽。”張嫣輕聲勸說道。

“朕會注意的。”朱由校點點頭。

……

朱由校知道禁止百姓將農田轉成桑田這件事情要立刻做,稍一遲疑可能就晚了。在嘉靖年間,曾經實行過“改稻為桑”的政策,只是當時是自上而下地強迫百姓實行這個政策,導致民怨沸騰,但是這次卻是市場這種無形的手去調控的,朱由校想透過宏觀調控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陛下,現在生絲和絲綢的價格都在上漲,而且今日的‘改稻為桑’已經不同於嘉靖年間的‘改稻為桑’了,這次是民間百姓自發自願的,況且絲綢的收益的確能增加國庫收入。”郭允厚第一個反對道。

“郭愛卿所言,朕也考慮過,但是愛卿沒有發現糧食的價格比生絲和絲綢的價格漲得更快嗎?民間常言:吃穿住行,吃是放在第一位的,現在帝國的糧食價格飛漲,就說明帝國糧食生產還有很大的問題,朕認為首先要解決的是吃的問題,這關係到帝國的安穩,百姓有飯吃沒絲綢穿還不會造反,但如果只有絲綢穿卻沒飯吃,那可是要造反的。”朱由校解釋道。

朱由校知道不能從經濟學上來解釋這個問題,這個時候根本就沒人學過經濟學,雖然朱由校連半吊子都談不上,但卻比這個時代的人要知道得多一點,朱由校決定從簡單的道理入手解釋為什麼要禁止“改稻為桑”。

朱由校說得通俗易懂,官員們也大致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現在雖然高產的糧食作物正在推廣,但大米和小麥等日常主要糧食作物的價格並沒有立竿見影地下跌,而只是終於穩住了價格。

“陛下,臣以為緬撾、臺灣、瓊州、呂宋四藩司應該在禁令之外,甚至應該鼓勵去這四個藩司種植桑田,畢竟這四個藩司正處於開發之中,還有大量未開發的土地。”徐光啟說道。

“徐愛卿的這個建議合情合理,就按徐愛卿所言來處理。”朱由校贊成道。

……

九月底,朝廷正式下旨,除了緬撾、臺灣、瓊州、呂宋、冷洲五地之外,其餘各藩司嚴禁“改稻為桑”,並著各地衙門嚴查此事。與此同時,帝國銀行開始停止對絲綢相關產業的貸款。

這條聖旨使得臺灣和瓊州第一次迎來主動移民的高峰期,商人們為了避開這條政策,紛紛主動到臺灣和瓊州兩地開闢新的桑田。這也極大地緩解了持續了幾年的“蠶吃人”的局面。

今年草原上再次發生了白災,“塞外霜早,顆粒無收兼厲疫盛行”,但內蒙古藩司相對草原上其他地區,今年還能勉強度日,這得益於官方對呢絨巨大的需求,在內蒙古藩司,毛紡織業是今年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個產業,也是內蒙古藩司的支柱產業。而其他部落在連年的災害面前已經面臨彈盡糧絕的局面了。

現在整個內蒙古藩司都面臨著來自其他蒙古部落的威脅,邊境上風聲鶴唳,滿桂上疏,請求主動出擊進入鄂爾多斯。駐紮在鄂爾多斯的濟農額璘臣被林丹汗擊敗以後,鄂爾多斯已經落在林丹汗手裡,但林丹汗接連被大明和後金擊敗以後,加之天災不斷,林丹汗的兵員嚴重減耗,現在兵力已經不足五萬人。

收到滿桂的奏章之後,朱由校特意前往大都督府商議此事。

大都督府位於南燻殿建築群,原南燻殿的物品全部被移至景陽宮,這是朱由校特意安排的,朱由校此舉就是為了彰顯對武將的重視,大都督府與內閣大堂一西一東並駕齊驅。

“陛下,拿下鄂爾多斯並不難,難的是對鄂爾多斯的治理,現在塞外連年白災對地方破壞極其嚴重。”兵部尚書熊明遇說道。

“朕想知道林丹汗現在的動向。”朱由校說道。

“林丹汗的大軍現在正在青海劫掠。”熊廷弼回答道。張維賢病重,熊廷弼接任大都督一職,京師都督府都督一職由陳四接任。在歷史上,張維賢死於1630年,但在這個時空,由於醫療水平的進步,張維賢已經是多活了一年多了。

“陛下,臣以為無須出兵鄂爾多斯,只需滿桂滿提督屯兵邊塞,林丹汗必定聞風而逃,待明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