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的需求胃口的確很大,不少人覺得這是個發財良機,一窩蜂的上高爐,江浙一帶民營鋼鐵廠更是號稱當年投產,當年盈利。我卻覺得這是飲鴆止渴,因為其中大部分依舊採用低水平高汙染的淘汰技術,重複建設浪費資源。”
“鋼廠想要盈利,擴大產能來降低成本只是一方面,關鍵還要靠技術和對上游資源的控制。我在星福百貨的商場裡見過進口德國刀具,一把刀能賣上萬元,除了德國製造的口碑外,人家在鋼材冶煉上的技術才是賣點。只想靠進口鐵礦石輕鬆賺錢,而不立足於國內現實提高製造技術,這種不思進取的經營思路遲早會讓國內鋼廠吃個大虧!”
聞語聽著也是皺著眉頭,遊四海的背景他很清楚,鋼鐵是國家戰略資源,聽上去竟然如此危機四伏?“但據我所知明年寶鋼會代表國內鋼鐵企業參加全球鐵礦石談判,不是說這標誌中國參與全球大宗商品定價取得了實質xìng進展,我們作為鋼鐵最大生產國,終於可以掌握進口鐵礦石的定價主動權了嗎?”
楊星吃吃笑起來道:“那是官樣文章,進展的確有,以前是宰豬不跟豬商量,現在是主動問豬,你要割多大一塊啊?”深知其中內幕的遊四海只好搖頭解釋,全球鐵礦石價格是根據國際三大鐵礦石生產商與主要鋼鐵生產商商定的合同價格確定的。這個定價體系自1981年起執行,至今已有28年曆史。
根據慣例,每年第四季度開始,由世界主流鐵礦石供應商與其主要客戶進行談判,決定下一財政年度鐵礦石價格,任何一家礦山與鋼廠達成鐵礦石買賣合同,則其他各家談判均接受此結果,談判原先分為亞洲市場和歐洲市場,開始多以歐洲市場價格為準。
但隨著亞洲經濟崛起,以新rì鐵為代表的亞洲鋼廠獲得了更大話語權,談判機制也發生了變化。中國作為成為全球最大鐵礦石進口國,從明年起寶鋼將作為中國鋼鐵業代表,開始參與亞洲鐵礦石價格談判。談判格局將是三對三,即由供方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對陣需方的寶鋼、新rì鐵和歐洲鋼廠,供方與需方以交叉捉對形式談判。
遊四海對國內鋼鐵企業迎戰鐵礦石三巨頭前景並不看好,第一,中國鋼鐵產業大而散的現狀削弱了中國鋼廠談判實力,中國進口鐵礦石數量雖佔世界鐵礦石海運貿易量近一半,但中國鋼鐵業之散亂無序也是全球所獨有。這些進口礦石指標分散到上百家鋼廠手裡,遠不能滿足需要,結果就是競爭激烈的內鬥,混亂的市場秩序很容易讓談判對手各個擊破。
此前中鋼協曾屢次要求鋼廠自律,抱成一團集體作戰,不單獨與三大鐵礦石生產商談判。但每年都有少數鋼廠偷偷與鐵礦生產商簽訂現貨採購合同,大大鼓舞了鐵礦生產商漲價的決心。從98年到現在,三大鐵礦商已漲價一倍,嚴重削弱了中方談判地位。
第二,現行鐵礦石價格談判機制不合理,中國鋼廠處於先天被動地位。rì本、歐洲鋼廠與鐵礦生產商有長期投資合作關係,漲價大多是左手換右手,帶來的投資收益能夠部分沖銷鐵礦石採購成本的上漲。,rì、歐鋼廠產品又多以高階鋼材為主,產品附加值高,對鐵礦石漲價承受能力強,但大多數中國鋼廠不具備這些條件。
中國又未能與其他國家鋼鐵企業達成攻守同盟,一對一談判中,鐵礦生產商總會先考慮繞開中國,與談判阻力較小的rì、歐鋼廠先達成協議,所達成價格常常高於中國的底線,迫使中國不得不接受。
“我在寶鋼幹過,寶鋼完全接受的是rì本人的技術和裝置,並且幾次擴大產能都是邀請的rì本人投資,三井物產就是寶鋼的最大股東之一,寶剛還和它簽有長期船運礦石合同,外界都把寶鋼視為三井的關聯企業。而三井又是鐵礦三巨頭的投資方,這其中的利益糾葛很難讓人相信寶鋼會完全照顧同行的利益,只怕是肉包打狗,明年肯定又要漲價。所以我有些佩服你和榮明友先生的眼光,早早在澳大利亞買鐵礦,現在自建鋼廠就不用仰人鼻息。”
楊星笑著答道,“遊老言重了,你這麼看得起我們,我也要給你面,我回頭和屬下商量一下,的確沒道理放著自家礦石不用,老是進口,可以在冶煉裝置上動動腦。另外對於這個鐵礦石談判,我倒有幾個想法,提出來請你們參詳參詳。”
/
章節目錄 第六百六十二章 30億噸大鐵礦
第六百六十二章 ;30億噸大鐵礦
楊星笑道:“其實我請大家來,就是想找主意來解決國內鋼鐵企業今後長期受制於進口鐵礦石,在鐵礦石談判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