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阿富汗宣戰。
阿富汗戰局毫無懸念,但顯然恐怖主義陰雲不是一時半刻能驅散的。10月4日,美國《太陽報》一編輯被發現感染炭疽熱,次日死亡。此後,炭疽熱在美國迅速蔓延,並擴散至許多國家,生化恐怖這種以往只在影視劇中才出現的情景活生生的發生在人們周圍,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頓時感覺處處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看誰都像恐怖分子。
cia局長喬治?特尼特無疑是痛並快樂著,痛心的是作為上屆克林頓政fǔ唯一被現政fǔ留任的官員,cia事先沒察覺到“911”襲擊的蛛絲馬跡,被公認犯下了情報歷史上最大的錯誤。不少議員都對cia情報能力深表懷疑,彈劾他這個情報頭子下臺,甚至解散cia,重組美國情報機構。
好在這種洩憤式的語言小布什總統沒有采納,當初他就是看重特尼特的情報能力,才把他挽留下來。對於中情局經費不足,人員缺乏的內情,小布什是知道的。所以他並沒有過多責怪特尼特,而是鼓勵他堅持下去。
為了感激總統知遇之恩,特尼特雄心勃勃提出了一份計劃,要對cia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改組,將間諜人數增加百分之七十,增加對外間諜活動經費,加強對外包情報企業的合作,工作重心完全轉移到針對恐怖活動上來。這一切很快得到了政fǔ和國會的支援,在他心目中,cia的春天到來了!
為對付頭號敵人恐怖分子,許多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老情報人員紛紛回到cia,重新披掛上陣,情報和軍事外包工作也更加轟轟烈烈的展開。特尼特甚至不得不違心的放棄追剿過去的一些敵人,和他們中一些人握手言和,畢竟許多黑暗勢力握有和恐怖分子聯絡的秘密,他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打敗恐怖分子,至於過程並不重要。
現在他就看著手中幾分情報,有些拿不定主意。其中一份是關於“911”襲擊行動策劃實施過程的分析情報,相比中情局事後諸葛亮般的檢討,讓他最感興趣的是這份情報提供的日期。這是事發前一個月一家英國的情報分析外包公司交來的,儘管當時情報內容被視為天方夜譚,在官僚主義的懈怠中被扔進檔案室裡積灰。結果“911”事發,許多情報官員想推卸責任,就想起了這份報告,趕緊從故紙堆裡翻出來交給了特尼特,以證明cia不是沒有接到預警。
對這份情報會引起華盛頓政壇多大的風暴特尼特並不關心,他只是覺得中情局數萬員工居然還沒這家外包情報企業的工作能力有效,實在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啊!
這家情報分析公司創始人也算特尼特的舊識,他是中情局的老臣子,忠誠方面沒問題。只是前幾年中情局近經費和人手都大肆削減,也難怪人家自立門戶去賺錢。這公司簡介上還通報該公司年初被一名香港女商人收購,但她相當放權,公司架構和運作方式還是一切如舊。
最近這家公司還引入了一批冷戰的老對手,雖然冷戰中大家鬥得你死我活,但現在為了錢還居然走到了一起,cia和kgb的死對頭都能同舟共濟,他現在招募以前的敵人也不算什麼了吧。
這次的情報據說就是那家公司招募的原東德斯塔西的老間諜無意發現的,不管這份情報有沒有發揮作用,僅憑人家能提前預警“911”就是大功一件。雖然他們是cia的外包情報單位,沒辦法為他們請功領賞,但今後cia需要外包的情報分析工作只多不少,向他們適當傾斜一下還在他這個局長權力範圍內的。
放下這份讓他感覺心情稍好的情報,拿起的另一份報告則讓他舉棋不定。這上面的訊息十分驚人,那就是cia內部全球通緝榜上人物,“血腥女皇”居然毛遂自薦要來投靠,她宣告在非洲建立了一家軍火傭兵公司,願意為美國合作,甚至接受一定的外包工作。
關於“血腥女皇”特尼特並不陌生,cia資料顯示她是原蘇聯精英戰士,後來擊殺了頂頭上司叛逃,後來羅致了一幫東歐的退役軍人投身歐洲地下社會,以暗殺、收集情報為生,是一群典型有奶就是娘,只見錢不認人的僱傭殺手和情報集團。
“血腥女皇”除了心狠手辣外,還和多國地下組織和恐怖集團有往來,cia等情報機關一直想把她抓獲歸案,以瞭解她掌握的眾多秘密情報。本來有一次她和滲透進歐洲的俄羅斯黑幫發生衝突,兩方鬥得兩敗俱傷,cia和英國mi6差點就抓住她了,沒想到收網時分她突然銷聲匿跡,連帶她掌握的勢力也分崩離析,讓cia喪失了抓捕的好時機。
顯然她是投靠了某些大勢力,《布朗報告》也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