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深刻印象,那就是隻要楊星推薦的劇本一定會大紅!
現在楊星身邊的女人中至少有一半都是娛樂圈的紅人,而亞洲娛樂界裡更是盛產多棲明星,歌星走紅拍電視,模特出名當演員司空見慣。看見楊星一手捧紅的《少女星時代》和周豔紅等人在亞洲和國際上取得的傲人成績,說其他女人不眼紅沒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這次正好楊星有空在家陪老婆孩子,而香港號稱東方好萊塢,影視製作業非常發達,所以輪番上陣,軟磨硬泡,央求楊星不要偏心,至少也要幫她們尋覓合適的劇本,嚐嚐當大明星的滋味。
楊星被她們纏不過,閒在家裡也有些無聊,他之前正好也有結合香港電影工業所長,開拓國內電影市場的想法,覺得自己現在有資金和技術都有了,也可以按照自己想法去推動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於是把負責電影拍攝的中國星影業公司老闆岑氏兄弟約來,並透過他們找來了楊星記憶中不少香港知名導演和演員,為此出謀劃策。
香港電影業曾有過非常輝煌的歲月,在最當紅的時代,其影片影響力在全亞洲都是首屈一指。建國後曾經作為民國電影精英的大批電影人來到香港,帶動了香港五六十年粵語片、武打片的走紅。從七八十年代起,香港電影界迎來了一大批在海外學習電影製作的新派導演迴歸,開始誕生香港電影藝術和票房雙豐收的“新浪潮”電影,不但在亞洲票房大賣,其佼佼者還經常在國外電影節上頻繁獲獎,在東南亞一帶擁有了大批港產片影迷。
九十年代更成為香港影業的黃金年代,湧現出一大批蜚聲海外的國際巨星和導演,電影產量也突破了千部,無論是電影製作的質量還是數量,都有了和美國好萊塢大片分庭抗禮的實力,當時的男星如周潤發、成龍和四大天王,女星如林青霞、張曼玉、鐘楚紅等都是星光熠熠,閃耀亞洲,而吳宇森、唐季禮等導演也成功打入好萊塢,執掌起好萊塢大片來。
可惜隨著vcd和dvd的泛濫,盜版影片問題嚴重傷害了香港電影票房,嚴重的時候香港和內地滿街遍野都是叫賣幾塊錢盜版光碟的小販,使得投資製作一部電影,連成本都收不回來。香港電影產量銳減到百部,影片水準也大幅降低,大部分都是小投入無厘頭的粗製濫造之作,更加難以吸引觀眾,形成了惡性迴圈。連帶香港演員也出現青黃不接的勢頭,始終幾張老面孔挑梁大製作,新人很難接前輩的班,而作為中堅的導演隊伍也出走內地和國外,讓香港電影逐漸沉淪。
而這幾年隨著韓國、泰國等國留學青年導演歸國,一大批製作水準精良的該國影片不斷湧現出來,而國內的第五代和第六代導演也在國際電影節上斬獲良多,新亞洲電影風頭正旺,香港電影卻每況愈下,行業有識之士都憂心如焚。
楊星當初和興和社老大岑氏兄弟之間的合作,臨時起意成分居多,並未考慮會長期合作。可是世事弄人,後來楊星取得老虎基金羅伯遜的信任,岑氏兄弟出了大力的,也慧眼獨具,看好楊星未來發展,以他們黑道老大之尊,居然會向年紀比他們小一大截的楊星投靠。楊星也覺得在香港發展,既有香港政fǔ這樣的白道支援,又能獲得岑氏兄弟這這樣的黑道地頭蛇的支援,許多麻煩都會輕易化解,於是同意接納岑氏兄弟,讓他們單獨執掌星光娛樂旗下的電影製作。
岑氏兄弟熱衷拍電影,香港人盡皆知,他們還親自出演過電影中的角色,和香港影圈中許多重量級影星的關係更是匪淺。星光娛樂集團前身就是他們原先開辦的一家唱片公司,有他們的人脈關係,再加上楊星的雄厚資金支援,兄弟倆創辦的中國星電影公司迅速成為香港電影行業的排頭兵。
而且他們聽從楊星的建議,認為香港電影的未來在內地,國內有優秀的導演和演員,但是缺乏香港豐富的電影製作和推廣經驗,結合二者的長處,積極推動兩地電影合拍和建立內地電影院線體制以開啟內地廣闊的影視市場,就是岑氏兄弟這些年一直努力的方向。
事實證明,岑氏兄弟能在香港黑社會里坐到最大社團龍頭的位置,手底下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得到楊星的前世經驗指導,又有充足的資金,他們把眼光跳出香轉向內地後,覺得真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啊。楊星還在中央幫他們說了些好話,打消了他們香港迴歸前曾被國安局找上門的惶恐,於是放開手腳,很快就在內地影視市場開啟局面。
除此之外,楊星這個時候推動旗下電影公司和內地加強合組還有政治性的考慮。97年香港迴歸後正遇到百年一遇的亞洲金融風暴,即使有楊星提前預警和積極斡旋,香港政fǔ又和中央攜手合作,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