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jiā往日趨緊密,澳大利亞保守黨政fǔ甚至提出了“脫歐入亞”的口號,大大加強了和亞洲各國的經貿往來。
亞洲各國中,中國顯然是澳大利亞的大客戶,由於澳大利亞的鐵、煤、鋁、羊á等資源豐富,品質上等,深受中國企業喜愛,兩國間的貿易額呈現爆炸式的增長,迅速超越了澳大利亞傳統夥伴國美日。經濟熱絡也導致政治jiā往日益頻繁,國家已經把澳大利亞視作國內短缺資源的主要進口補償基地,其中就包括了星威資源同中長集團聯合開發的煤鐵礦專案。
楊星和榮明友之間討論的在澳大利亞的合作已經很早了,即使中間出過榮新友等糾紛,合作關係都未收影響,可見兩家的合作誠意。前不久兩人還在策劃國內建新港,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現在澳大利亞的鐵礦出了問題,楊星不敢怠慢,決定親自跑到澳大利亞解決問題。
在飛機上楊星一邊瞭解情況,一邊聯絡榮明友。老實說楊星當初選中榮明友做合作伙伴是頂著很大壓力的。此時國內對於進口澳大利亞鐵礦石,還沒有多少遠見。需求遠遠達不到日後和三大鐵礦商勾心鬥角的地步。去年國內產鋼量剛突破1億噸大關,但是主要用的是國內和與周邊印度等國的鐵礦石,對澳大利亞鐵礦石進口只當作一種市場調節的手段。而中長集團早在95年就進入澳大利亞,投資購買了一處鐵礦和一處煤礦,可謂眼光獨到。
澳大利亞的地理佈局呈現東重西輕的格局,東部作為經濟重鎮,沿著海岸線遍佈悉尼、墨爾本等政治經濟中心。而西部和中部則是大面積的荒原草場。如果不是在西部地區發現大面積的鐵礦等資源,就連澳大利亞本地人都視西部為蠻荒之地。因為事情緊急,楊星決定先不飛到悉尼,而是直接去西澳大利亞首府珀斯市和榮明友匯合。
章節目錄 第五百零三章 資源之爭
第五百零三章資源之爭
中長集團此時已經在西澳大利亞首府珀期成立了一家長期辦事處,知道楊星是他們大老闆的貴客,接待起來自然盡心竭力。不過現在珀期還遠沒有後來鐵礦大躍進給jī發的繁ā似錦,整個城市的綠化很好,宛如置身與一座大ā園。但城市規模很小,看起來和西歐許多鄉鎮小城外觀差不多,城市內節奏緩慢,讓過慣了快節奏生活的楊星頗不習慣。
榮明友既然慧眼獨具看中了西澳這裡的礦產,當然不會被珀斯的表面所íò。他在飛機場接到楊星後,就直接驅車帶他來到距離市中心不遠的商業區與金融區。指出這裡雖然面積不大,十幾分鍾就能走完,但是卻集中了世界五百強中大半礦產資源企業的辦事處。
他特意指著其中幾幢看起來毫不起眼的灰sè小樓道:“你知道嗎,我現在指的地方,全球最大的幾家礦產資源大亨就在裡面辦公,必和必拓、力拓、三井商事、伊藤忠商事、英美礦業等等,個個都是在世界上跺跺腳都會引起地震的大佬。能吸引他們到這裡,就是看重西澳的礦產資源,這場資源之爭不好打啊”
楊星頷首表示同意,來之前他的部下全面收集過澳大利亞的資源分佈情況,在外人看起來是一片紅土杳無人煙的澳大利亞中西部荒原,卻分佈著人類歷史上最富裕的成片礦產資源,並且開採方便,大部分直接暴lù於地表,直接開挖就行,簡直就是黃金鋪地啊
二戰後世界各大資本主義大國放棄了以前四處圈地,直接佔據世界上優秀資源地的殖民做法。因為世界各地民族主義làngá四起,民族獨立的思想深入人心,再想依靠以前武力壓迫當地民眾為自己採礦賣命的做法行不通了。於是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紛紛走上了扶植國內跨國大礦業公司,利用資金技術優勢,採用購買、合作、租賃等相對隱蔽的方式來繼續獨佔他們控制的世界各地礦產資源。
由於英法美日等國前身是殖民主義大國,即使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手頭不僅有儲存的遍佈世界各地優質礦產分佈記錄,還有身後龐大的國際金融資本撐腰,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內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佔據了最好的礦產資源,即使是作為資本主義國家同伴的澳大利亞也未能倖免。
比如英資的必和必拓、力拓兩大礦業集團對澳大利亞的鐵礦資源控制力就極強,他們採用的控制手段是並不是簡單的把勘探和採礦權管控在手裡。任何行業的壟斷者都不受歡迎,在澳大利亞政fǔ的努力下,西澳大利亞的中小礦企其實並不少,勘探權與採礦權也分散在他們手裡,另外還有不少掌握在政fǔ手中待價而沽。
必和必拓和力拓採用的辦法則是嚴格控制住礦區出海的物流體系,正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