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商海驚濤 作者:月寒

鄧威廉出任中星國際的CEO,到如今他們即使看穿了楊星的計謀也無力迴天悔之晚矣了。

7月初港府主動出手打壓匯市、股市和樓市,導致股市失去了支撐,而羅伯遜等人的注意力又被印尼這塊最肥美的鮮肉吸引走了,對於炒作香港股市利好訊息的力度遠小於前世。所以從7月中股市就開始退燒,熱的發燙的港股恒生指數從16000點左右步步下探。而這時爆發的東南亞金融風暴的訊息更是推波助瀾,給了港股更沉重的一擊。加上此前中資“紅籌股”公司聯手釋出預警公告,星斗研究院為首的親政府媒體紛紛放出警惕股市樓市的風險等一系列訊息的互動,一時香港投資者都產生了強烈的股票賣空**。

股市從來都是隨大流,一旦群眾性拋售的恐慌念頭形成就很難挽回,即使索羅斯意識不妙親自來港坐鎮也無濟於事。8月初開始,香港樓市也在股市狂跌之下開始降溫,反過來又推動港股繼續下滑,短短一個月就跌去了3000多點,使很多在高位建倉的外資銀行和對沖基金措手不及損失慘重。

去年剛上市的中星國際旗下諸多公司的股票也無疑難逃一劫,因為楊星採取的是借殼上市的模式,那些“殼”資源本身就奄奄一息,否則也輪不到中星國際佔便宜,即使上市後採取了大規模重組,但新公司的盈利還沒那麼快實現,加上先前傳出的中星國際為了上市把股權抵押的訊息,普通投資者對此憂心忡忡,只有機構投資者入手了一部分,其他的都砸在了百富勤為首的財團手裡?此時中星國際各企業的股價高臺跳水一樣直線下落,楊星提出回購請求時,依公司市值估計,百富勤大概能收回上市時的投資的一半就謝天謝地了。

鄧威廉他們看到楊星他們的架勢就知道這回栽了,感覺痛的鑽心,都是打拼幾十年的血汗錢,一眨眼的功夫就少了大半!但現在他們勢成騎虎,必須嚥下這杯苦酒。但他們聽到慶奇的報價時還是氣的以為自己聽錯了。楊星開出的收購價居然只有原來的三成!簡直是**裸的打劫,鄧威廉差點掀翻了桌子。

但楊星並沒讓步的意思,告訴他們如果不滿意可以再談嗎!反正他有的是時間。不過他明確告訴鄧威廉他們,現在香港股市下跌空間還很大,股市上的收購往往要看未來的收益率,如果這場風暴持續下去,將來再談的條件可不一定還是這個價喲?鄧威廉他們考慮良久還是壓住火氣回到了談判桌前,形勢比人強,楊星說的有道理,危機之中現金為王,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楊星肯付出現金給百富勤渡難關,他們就只有咬牙認賠了。

搞定了百富勤的股份回購,楊星重點關注起日韓等國的情況。從6月起,慶奇、藤野總一郎、韓世浩、尹真等人就帶著熟悉韓日及東南亞各國情況的專業人員去淘金了。這場金融風暴吹翻了一大批頂級大公司,其中不乏家底深厚之輩。那些專業人員、技術、專利等都是埋在沙中的黃金,正等著楊星這位有心人瘋狂淘取呢!

剛進9月在日本的藤野總一郎就帶給他一個好訊息,號稱日本零售業巨頭的八佰伴日本公司快不行了,最近幾天就會向日本法院提出破產申請。訊息同時傳到八佰伴香港總部,香港輿論大譁,一致哀嘆這標誌著稱霸香港**十年代的日資百貨公司開始沒落了。

八佰伴對於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它的創辦人就是曾經家喻戶曉的日本電視劇《阿信》的原型和田加津,但真正把八佰伴打造成國際性零售集團的則是她的長子和田一夫。他花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將一家鄉下蔬菜店建設成為在世界各地擁有400家百貨店和超市,員工總數達28000人,鼎盛時年銷售總額突破5000億日元的國際流通集團,旗下有多家公司的股票在日本、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上市。

1989年,為展現把八佰伴打造成世界性企業的雄心,和田一夫將八佰伴集團總部移到香港,93年八佰伴集團在香港正式上市。接著他又在剛形成規模的上海浦東,開設了國內第一家高階百貨店——上海第一八佰伴百貨公司,95年12月開業當天購物和觀光的顧客人數達到了107萬人,創造了世界吉尼斯紀錄,可謂風光一時無兩。

但八佰伴高速發展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八百伴在日本國內根基不深,卻拔苗助長強調實施全球戰略。在國外的開拓又面臨攤子鋪得太大,先行投資過多等問題。作為財閥林立的日本,八佰伴居然沒有一家有實力的銀行為它的海外擴張提供金融支援!為了快速擴充套件國際事業,趁著日本泡沫經濟的時機,八佰伴在債券市場上大量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這種籌資方法,前期雖然擺脫從銀行取得資金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