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的麻煩。現在不知道他們還有多少人,不過如今的情況我們只有努力攜手,一起衝出去!”
楊星也知道形勢比人強,真衝去跟對方講這是誤會,自己是過路打醬油的人家也不會信,只能和金先生一起幹了。他跟著金先生半蹲著迂迴向西餐廳門口前進,注意到金先生正在更換彈匣的手槍模樣,聯想到咖啡廳裡那些大漢槍戰時的發音,不由問道:“這手槍是捷克CZ-75,對方是俄羅斯人,你出身克格勃吧?”
金先生有些驚訝他的反應:“紅先生真是好眼力,這是捷克CZ-75全自動型號,那幫人有俄羅斯退伍軍人,用的AK-74U型衝鋒槍。我剛才提供烏克蘭的資料,這場槍戰下來想必你覺得我不是隨口胡謅吧!”
捷克的CZ75手槍大概是過去20年來最受推崇,也是被仿製最多的華約陣營手槍,有戰鬥手槍NO1的美譽。CZ75手槍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集多支名槍優點於一身,沒有複雜的設計或特殊部件。但製作精良,採用外露式擊錘和雙動式擊發機構,可靠且輕巧,彈匣容彈量多達15發,握持卻十分舒適。具備射擊精準、保養簡單和人機功效好的特點。
90年代前歐美對它並不熟悉,但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裡大量裝備了此槍,93年捷克分裂後,這款手槍流入歐美的民間槍械市場,贏得一致肯定。
它在今年出版的美國著名的槍械專業雜誌《槍與彈》評選的20世紀十大著名手槍中,與柯爾特M1911、勃朗寧大威力手槍、格洛克17手槍等世界名槍一同躋身該行列。
楊星的業餘愛好和同齡人差不多,都是軍事、車輛、美女類圖片雜誌的粉絲,對這把東歐效能最好的手槍耳熟能詳。金先生的話還讓他注意到這把製作精良得CZ75手槍槍管還有一個用彈匣作支撐的小握把,如同一部迷你衝鋒槍。
他更加確定金先生的幕後身份,這種特殊的CZ-75衝鋒手槍,據說只裝備原東歐特種部隊和捷克軍方。金先生顯然和東歐軍方關係匪淺,他還說那群手持AK74U的大漢是俄羅斯退伍兵,實在沒料到和他的這次簡單會面最後居然會演變成了一場間諜大戰!
不過現在不是感嘆的時候,金先生從藏身處舉起個銀餐盤,用它亮的像鏡子般的底部透過反光觀察西餐廳門口動靜,即使沒受過訓練,一旁的楊星也看出裡面映出人影憧憧,顯然對方並沒被剛才的挫折嚇走。金先生眉頭緊鎖,對方都是受過訓練的軍人,這仗不好打。
他提醒楊星他們注意事態的嚴重性,他指著正在搜尋他們,在黑色西服裡面套件天藍色海魂衫的那群男人道:“這些人是原蘇聯空降兵的退伍兵,按他們傳統戰術,現在酒店四周一定都被封鎖,憑香港警方的火力,突破封鎖到這裡至少需半個多小時,我們只有自救了。”
楊星聽了差點載個跟頭,原蘇聯空降兵大名鼎鼎,對方居然用這樣的人手來追殺金先生,到底他得罪了何方神聖啊?當年楊星很喜歡上軍事網站,對前蘇聯空降兵這支神秘的“軍中之軍”多少有些瞭解。
前蘇聯空降兵不是蘇聯武裝力量的一個軍種,而是一個獨立兵種,不隸屬於蘇聯武裝力量任何一個軍種,而是獨立成軍。平時它直接隸屬國防部長,戰時隸屬於最高統帥。從蘇聯到俄羅斯,空降兵都是蘇軍和俄軍中名副其實的最強“御林軍”,在各國都享有較高聲譽。他的成員都是從各部隊千挑萬選出來的精英,雖然單兵戰鬥力比不上蘇俄專門的反恐特種部隊“阿爾法”和“訊號旗”,但協同作戰能力卻是平分秋色。惹上這樣的煞星,楊星自己覺得今晚自己凶多吉少,只能困獸猶鬥。他急忙掏出電話撥號碼,覺得此時要多拉些盟友來救自己。金先生也囑咐他倆一些注意事項,既然突圍無望,就選擇固守。
他的策略是選擇一個堅固安全的地方,勁量拖延時間。他告誡楊星他們,不要被電影上的特技迷惑,現實中子彈穿透能力極強,而且還會彈跳。周圍如果有玻璃、木板、薄金屬等都不安全,最好呆在有沉重金屬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保護的地方。
不過時間並不站在他們這一邊,他們正在商量,吳剛強看見剛才大家跑進來的員工通道里有人影,用沒受傷的右手一把提起一張幾十公斤重的鋼化玻璃茶几,往通道擲去。這舉動嚇得對方也慌忙應戰,一梭子子彈把茶几表面的鋼化玻璃打的稀里嘩啦,但沒想到下面的金屬架憑藉巨大的慣性仍是把來人砸倒在地。
聽到槍響其他人立刻衝了進來,楊星顧不得表彰吳剛強的神勇,三人倉皇的邊開槍邊向西餐廳裡唯一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