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6名國籍不同眼神銳利的手下早就恭候楊星多時了。對於和自己一樣能幹的人,錢一鳴絲毫沒有露出他平時對別人那種華爾街精英的優越感,有些謙卑的直奔主題談起前幾天的泰銖保衛戰。
“索羅斯還是太急了些,泰銖下滑的這麼狠,我看泰國政府很快就會出手保衛自己的貨幣匯率,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不會坐視不管的。索羅斯手裡的資本還是少了些。”落座後錢一鳴為楊星分析道。
作為重生者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從多個方面觀察歷史的真相,楊星當年的畢業論文裡塞滿了自己摘錄的關於這次風暴的分析。這一世自己從香港股市上圈走了150億隻能算曆史長河中意外的一朵小浪花,相比浩浩蕩蕩殺過來,掠走東南亞人民幾代人積蓄的國際遊資大潮來說根本不值一提。楊星當然沒有挽狂瀾於既倒的覺悟,倒是落井下石的意願更強烈。
“按照我的吩咐,對於泰銖、印尼盾和韓元的狩獵計劃都安排好了吧!”即使是對錢一鳴辦事效率很放心,但涉及到20億美元巨資的外匯搏殺,楊星還是不由自主的叮囑了一句。
錢一鳴對此倒沒太在意,投資人緊張自己的投資天經地義,比起他人來說,這位去年就能察覺到東南亞經濟危機的年輕人對自己實在信任有加。除了偶爾打電話詢問一下外匯市場的變動外,對自己的操作可以幾星期都不聞不問。這份舉重若輕的本事,他還沒在楊星的同齡人身上見到過。
楊星當然不是對錢一鳴完全放心,可惜他只是理論的巨人,對對國際金融市場實際操作並不熟悉,有這點自知自明,他覺得專業操作還是交給專業人士。自己既然知道市場的大勢,能在關鍵的時間點出手就可以了。
錢一鳴接著詢問:“雖然知道楊先生早就對這場危機有警示,但我還是想問東南亞這麼多個國家為什麼單單選中泰國、印尼和韓國?”楊星微微一笑高深莫測的說道:“中國有句古話,風起於青萍之末,90年代亞洲被世界上公認為新千年的一個巨大的新興市場。我去年派出專門的考察組到東亞一帶考察,結果是出乎意料的吃驚。”
“我們發現,許多亞洲國家從海外銀行和金融機構中借入大量的中短期外資貸款,修建了很多大而無當的基礎設施,泰國曼谷有許多空無一人但外表氣派的辦公樓,韓國擁有的年產5百萬輛小汽車的生產能力,是韓國國內汽車市場容量的10倍!印尼的局勢更是如臨深淵!”
“而93年索羅斯就攻擊過馬來西亞的貨幣林吉特,雖然小敗,但見微知著他會看不出這繁華下面隱藏的危機?現在光泰國一家外債就高達790億美元,你是幹這行的,覺得東南亞各國還有機會翻盤嗎?既然我們本錢比索羅斯還差些,就重點投入,在這堆爛果子裡找最爛的,所以最後選定了它們三家。”
第一部 初出茅廬 第一百四十八章 keek組織
楊星的說辭雖然動人但還是有不少漏洞,至少對於為何是這三個國家的說法還是模糊不清。(起航小說~網看小說)不過錢一鳴也沒打算深究,投資人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責任就小得多,他為什麼這麼選擇有他自己的理由,錢一鳴無緣置喙,只能忠實執行命令。
不過剛才楊星一番話讓他得知楊星去年就派人深入調查過東亞各國的經濟情況,並有自己的見解,這種商業前瞻性實在令人佩服,難怪他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大的成就。自己也算少年得志,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楊星沒訴諸於口的原因當然是他知道這三個國家才是金融風暴匯率貶值中最有油水賺的國家。泰國是風暴中第一個倒下的國家,當然是首選目標。
至於印尼,他當年看過一個著名對沖基金經理的訪談,其中提到他最後悔的就是在亞洲金融風暴中高估了印尼的實力,幾乎所有的獵人都沒想到印尼垮掉的速度那麼快,白白放過了一個好機會。隨後的印尼排華潮更是讓楊星對它深惡痛絕,所以印尼就是其次打擊物件。
至於韓國,楊星一向對夜郎自大的高麗棒子沒好感,而且除了日立外,楊星自問現在暫時還沒機會能從索尼、松下等日本大企業身上撈好處。但作為獲得了許多日本技術的韓國企業,它們手裡有不少歐美日等國的技術專利。
趁這次金融危機的機會從一些撐不過去倒閉的企業手裡得到自己急需的裝置和技術真是天賜良機,這是楊星早就計劃好的“曲線救國”方案。為此他不但想在韓元大跌時趁機漁利,有機會還想讓韓國大企業元氣大傷。
和錢一鳴的商談一直持續到深夜,楊星還現場觀摩了他們在紐約交易所開市後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