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價格,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導致農業生產的忽上忽下,糧食企業缺乏保值機制等問題引起了國家領導的關注,根據國外經驗和國內情況,1988年3月,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各類批發貿易市場,探索期貨交易。拉開了中國期貨市場建設的序幕。
中原省在全國省份中實力只能算中游,但作為人口大省和農業大省它有特殊的優勢,省會商城擁有連線兩大鐵路線隴海和京廣的樞紐地位,農產品交易一直很活躍。因此1990年10月商城糧食批發市場批准成立,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邁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1993年5月正式推出期貨交易,商城商品交易所成為全國第一所正式進行期貨交易的市場。94年商交所交易的主要品種有小麥、棉紗、綠豆、芝麻、國庫券等,由於期貨交易是合同交易,每次交易你只需付出相應商品實價的定金——保證金就可以了。保證金比例由期貨交易所根據市場情況定,各期貨公司也會有所調整,一般為10%。
例如,你買進商品A的期貨,他的保證金比例是1:10,他的交易價格是每單位一萬元。那你只需付出1000元就可以買A商品一個單位了。如果A商品的價格漲了10%,那你就翻番了,你的1000變成2000。如果A商品的價格跌了10%,你就賠光了,你此刻要是平倉你的1000就變成了0,要想繼續持倉,就必須追加保證金。
因此期貨交易與證券交易的最大不同就是以小博大、風險大、回報高,並且可以進行買空賣空的交易。雖然證券交易94年就有了融資融券的雛形,但很快就被暫停,真正的股指期貨要等到第一個股指期貨—滬深300股指。所以94年,想找到比買股票還要更快賺大錢的方法,就是買期貨了。但期貨交易的資金進入門檻很高,動輒上百萬元的交易額和作為新興事物的高風險也導致私人投資者興趣缺缺。楊星可是一早就在打這裡的主意,只是風雲突變,還沒賺到錢,就先賠了一大筆。
他們到了商城後,按楊星的吩咐先開戶。開戶很簡單,隨便找一家期貨公司開戶就可以了,籤份合同,繳納一定的保證金就可以進場交易了,94年這種公司百分之九十是國資公司。方凱怕他倆人生地不熟,專門託商城的熟人幫他們在省糧油公司旗下的期貨公司開的戶,並在商交所附近的綠島酒店包了個長期包房作為辦公點。
作為商城商交所內為數不多的私人投資者,他們戶頭上可是有近三百萬資金,這意味能交易的期貨合同可以達到三千萬,使兩人頓時成了商交所內的香餑餑。不少人以為他倆是大肥羊,找上門來想幫他們倆代理這筆鉅款,一時他們倆的酒店包房門口門庭若市。
。
第一部 初出茅廬 第十九章 綠豆期貨
楊星重生前在一家證券公司打過工,雖然只是在內勤管資料,接觸的內部資料可不少,對這十幾年中國股市的波詭雲譎,內幕黑手漫天飛的現象他早就胸有成竹,對這些所謂期貨老手的所謂經驗都嗤之以鼻。(牛文小說~網看小說)
但他給方樂和夏薇一個機會,趁機招聘一些有經驗的人才,現在星富投資公司可還是個空架子,需要再招些在股市和期貨市場有豐富經驗的人才。所以他倆對上門的來客也沒全拒絕,從這些人中,真還挑了幾個有經驗又正準備跳槽的人。一來二去,大家發現他倆不像羊牯,而比較像羊倌,門庭若市的門口也就變得人馬稀少了。
但有個人一直風雨無阻的來拜會他們,這個人就是他們開戶的省糧油期貨公司的副經理——黃磊。據方樂講這個黃磊長的油頭粉面,很能吸引無知少女,聽說他以前不知攀上了哪位高官太太的褲腰帶,給調到省糧油期貨公司這個肥的流油的地方,他本人也的確有些本事,他總能掌握一些旁人接觸不到的內幕,加上他賭徒般兇狠的下注能力,在商交所裡大展拳腳,短短几年就憑業績爬上了期貨公司副經理的位置。
貪婪人的**是永無止境的,他發現在商交所賺再多的錢也不過是替省糧油公司打工,大頭都進了省糧油期貨公司的腰包。於是他私下裡聯絡了一些有實力的私人投資者,黑白兩道都有,揹著公司偷偷進行私下交易,也賺了不少,所以他對方樂和夏薇手中的資金一直垂涎三尺。
因為有楊星的禁令,方樂他們不能調動太大金額的資金,黃磊不知道這些,還以為他們倆是生性謹慎,所以三天兩頭往他們這裡跑。憑著英俊的面孔,闊綽的舉止,他很快就獲得了方樂和夏薇的信任,帶他倆走遍了商城的著名旅遊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