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商海驚濤 作者:月寒

看楊星和王伊人驚訝的樣子,少不得給他們略略解釋一下。

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陶器,多以黃、褐、綠三色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塗上彩釉,在烘製過程中發生變化,色釉濃淡變化、互相浸潤、斑駁淋漓、色彩自然協調,花紋流暢,缺點是胎質鬆脆,防水效能差,實用性遠不如當時已經出現的瓷器,多用於隨葬,作為冥器用。但任何東西上了年頭都價值不菲,在海外,唐三彩是相當受歡迎的中國拍賣品,經常能拍到天價。兩人看汪雲起拿出一個拍立得相機對著這尊侍女像拍了張相片,拿出相片給他們看,只見這尊侍女像表面的釉彩呈現出五顏六色的光芒,通體都有,恍惚不定,如夢幻漂浮在絢麗多彩的釉面上。汪雲起接著說:“這叫哈利光,只有上了年代的唐三彩釉面上才有,是主要分辨高仿和真品的辦法。”兩人嘖嘖稱奇。

楊星看汪雲起還是愁眉不展的樣子,聯想到他的愛好心中一動問道:“汪大哥這回來是不是要用一大筆錢買古玩,但又不能支動家裡的錢,所以想找我幫忙吧?”汪雲起一愣,對楊星的思路如此之快有些驚訝。楊星接著道:“你今天一來就送我這麼大禮,逛了半天古玩市場,看得出你是真心喜歡這些東西。但你得了這麼件好東西卻興趣缺缺,肯定是想著更重要的古玩。那東西一定價值不菲,估價憑你的財力都搞不定,只好找我幫忙,我那輛寶馬大概要一百來萬,就此判斷,你要的東西,價值恐怕過億吧。”汪雲起看著楊星苦笑道:“什麼都瞞不過老弟的法眼啊,跟你打交道,又痛快又害怕,幾乎是一談判你就看穿別人的底牌,幸好你還講信用,賺了錢大家一起分,否則我都不敢找你合作了。”

既然攤開了說,汪雲起就叫助手拿過來了一個大信封,裡面裝著十幾張照片,上面都是造型各異的一批精美青花瓷器,最吸引人的是一件青花纏枝牡丹的葫蘆瓶,汪雲起專門指著它道:“這是我一位相熟的朋友去年在一位法國收藏家裡看到的,他那裡一共有十幾個歷史不同時期的青花瓷器。我朋友本人也是瓷器愛好者,對這批瓷器讚不絕口。這位法國收藏家馬上就要去世了,他的後人本來想把它們拍賣。我的朋友和他們達成了協議,全部買下來,但他財力不夠,就想讓我出面把這些東西買下來。我今年初專門飛了趟法國,認真研究了這批瓷器,結論也是一樣的。尤其是這件葫蘆瓶,我覺得他們認為是明青花是錯的,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元代青花瓷。”“元青花”這幾個字就像幾個炸彈在楊星耳邊炸響,他舔了一下發乾的嘴唇,聲音都有些抖了:“那一共要多少錢?”汪雲起雖有些詫異楊星聽到元青花後的反應,仍是答道:“總共要人民幣一億三千萬吧。”

楊星冷靜了下來,他現在整個身價還沒這麼多呢!不過他突然想到,要是2005年元代青花瓷罐“鬼谷下山”在英國倫敦以2。45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這件事沒有變化的話,這件不為人知的青花纏枝牡丹葫蘆瓶到時估計也不會低於一億元的身價。何況這次還能搭上其他十幾件明清青花瓷器,到時總價恐怕十億元都不止。古玩真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啊,可惜自己興趣不在此,不過以後有了大錢,買幾個放在家裡,也使附庸風雅之舉啊!

汪雲起看他們兩人的興趣被勾起,索性給兩人掃盲:“所謂青花,又稱白地青花瓷,唐宋已見端倪,成熟於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它著色力強,髮色鮮豔,呈色穩定;紋飾永不退色;花紋豐富多彩,明淨素雅,有中國水墨畫的藝術魅力;同時它的色彩呈天藍色,同白色底釉相得益彰,很符合人的審美習性,因此有青花一出,天下一統的說法,元、明、清三朝中國瓷器都是以青花為主流,直到清粉彩瓷器的出現才打破這個局面,也正是青花瓷造就了景德鎮天下瓷都的地位。青花瓷裡,以元青花、明永宣青花和清康乾青花最為有名。在國外,元青花是最受熱捧的品種,那些老外花錢如流水一樣瘋搶。國內的故宮博物院裡存的所存青花瓷最多,有些我小時候還進去摸過。”王伊人慎重的點了一下頭說:“要真是這樣,這都是國寶,實在不該流落在國外,有這個機會能回購回來,是要想些辦法的。”

第一部 初出茅廬 第四十二章 互利互惠

汪雲起今天談性很濃又說道:“我小時候跟外婆住在上海,父母和兩個哥哥都在北京工作,一年見不了幾次,我又很調皮,就請了當時上海文史館的一位趙老先生當老師。(牛文小說~網看小說)趙老師解放前是上海的名門望族,平生嗜好就是蒐集古董。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成立一家上海最大的私人博物館。可惜他在特殊時期中死的早,家藏的珍品也都遺失了。我就想能不能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