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為李信出頭,使得這份袍澤之誼更顯彌足珍貴。
就衝這一點,百官們也不願與洪承疇爭辯,一個不小心就成了挾怨的小人,誰敢觸這黴頭?
就在所有人以為李侍問將偃旗息鼓的時候,豈知這老傢伙居然越戰越勇,一歪脖子看了眼洪承疇,繼續激動的指摘李信的過失。
“你們袍澤之誼老夫不多加置喙,但這無部堂之令就調兵出省亦是實情,尤其現今情形之下又無尺寸之功,若非孫閣老與祖將軍解圍,又很可能全軍覆沒。他既沒有功可以折罪,就當以朝廷法度論處,豈能因私情而害了公義?”
李侍問今日的表現也實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令百官覺得亦是難以辯駁。的確,洪承疇所言雖然讓人動容,可那畢竟是袍澤私誼,豈能因此了壞了法度?正所謂,於情於理擇重而選,看當下貌似更多應偏向後者。
範復粹雖然不能說出李侍問所言的錯漏之處,但還是一意為李信爭功,先是冷笑了兩聲才質問道:
“誰說李信無尺寸之功,如此lang言,你又有何憑據?就不怕老夫參你個攜私報復,攻訐功臣的罪名嗎?”
百官忽覺範復粹所言似乎也有道理,是啊,李侍問雖然說的頭頭是道,但那是建立在李信無尺寸之功的基礎之上啊,到目前為止皇帝雖然態度曖昧,若當眾講了出來,頂多也就是算個誅心之言。而這誅李信之心的言語出自李侍問之口,那不是洩私憤,還能是什麼?
百官們雖不參與他們之間的鬥爭,可看熱鬧的義務還是要盡一下的。便已經有人在私底下指責李侍問了,更有人說話難聽,傳入了老頭子的耳朵裡,氣得李侍問鬚髮顫抖,指著範復粹竟是半晌說不上話來。
只有張四知鼻口觀心,似乎超然於物外,不論如何李侍問將這潭水攪混了,皇帝投鼠忌器便不會輕易改變此前定下的旨意,祖家叔侄的功勞肯定是跑不掉的。
可皇帝的話還是讓張四知眉頭跳了一下。
“李信素來忠勇,提兵入遼西,當也是圍魏救趙的勤王之舉,功勞且不說,這罪肯定是子虛烏有的。”
此言一出,百官們頓時便糊塗了,就連範復粹也糊塗了,皇帝分明是在為李信開脫,那麼也就是說李信聖眷猶在,可為什麼功勞簿裡沒有他隻言片語呢?
糊塗的還有張四知,只是他這糊塗裡卻比範復粹多了幾分忐忑之意,原來皇帝還是念著李信的情份的,那麼接下來彈劾其罪,褫奪其職的後招可能就出現了極大的變數。
皇帝一句話就等於為範復粹替李信爭功一事蓋棺定論了,大臣們都已經做好了散朝的準備,可就在此時洪承疇竟然又站了出來。
“啟奏聖上,臣有本奏!”
洪承疇今日的表現給朱由檢留下了極好的印象,是以對這位剛剛入閣的大學士極具耐心,抬手示意他有話但講。
“永平府守將高平仁進京鳴冤,此事涉及李信,臣不敢擅專,還請聖裁!”
高平仁鳴冤?涉及李信?範復粹心頭猛然一顫,難道這才是致命一擊?百官們亦是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紛紛支起耳朵,細聽洪承疇究竟接下來會說些什麼。
……
“大將軍,咱們不是回山西嗎?怎麼一路向北?”
陸九在李信身旁就像個長舌婦一般的不停聒噪,李信對此早就習以為常,他抬眼看了看天色,又將地圖攤在馬鞍之上,確認之後才扭頭去看陸九。
“三衛軍使命尚未結束,接下來帶你們玩一把更大的!”
其實,不用李信直言陸九也猜得個七七八八了。三衛軍出了錦州向西翻過努魯兒虎山後,便停止向西而是轉向向北,一路進入遼河河套,不過這片河套與眾不同之處卻在於其間盡是鹽鹼灘地,幾乎寸草不生,沒有半點人煙。
此間向西是科爾沁的放牧地,向東過了遼河則是滿清的統治腹地。大將軍領著大軍由此地北上,其意圖當然是不言自明。陸九的眼睛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就像聞著血腥味的餓狼一般。
“就等著十三哥這句話呢,孃的,在錦州城可把兄弟們憋屈壞了,如今也讓狗韃子們常常捱打的滋味。”
與陸九聽見打仗就興奮不同,步戰營營官程銘九則與其相反,“以往我軍無往不利,佔的是地利的優勢,如今深入敵後孤軍作戰,末將擔心……”
李信則不容置疑的回答道:“擔心個甚,韃子雖然未敗,卻士氣大挫,其內部又因帝位而爭權奪利,正是咱們偷偷跟上去反咬一口的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