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3 / 4)

小說:明賊 作者:不是就是

遷往黃淮水道而去,賀一龍聞聽這則訊息以後當即一拍大腿,立馬就明白了官軍為何向東南沿著澮水急行軍。他們一定是去與那兩百艘大船會合,有了可在水道中賴以通行的船隊,澮水也好淮河也罷都將不能在成為擋住官軍的天然屏障。

這反而讓賀一龍有一種隱隱的興奮,他只怕失去了官軍的訊息,而今不但得知了官軍的形跡,還探知了官軍的意圖與目標,哪怕是官軍得逞之後,形勢將會變的棘手,也被排在了末等。因為,這在賀一龍看來根本就不是問題,自崇禎八年以後,還沒有哪隻官軍能夠大勝革左五營呢,更何況之僅僅只是一支三千人的小隊伍,他的人馬有數萬,數倍於官軍,排程起來自然是遊刃有餘。

“傳令下去,整軍兩萬人,隨本頭領去堵那官軍!”

賀一龍所部進入南直隸後,人馬一度恢復到了兩萬餘人,眼下點兵兩萬,幾乎等於傾巢出動,可見他對追擊李信一戰勢在必得。被賀一龍留下來看守澮水南岸大營的有五千賊兵,這些可不是老弱病殘,而是軍中實打實的精銳。畢竟他要負責澮水一帶的防線,全軍開拔就等於放棄了澮水,而將使明軍可長驅直入中都鳳陽,這將使圍困中都鳳陽的大軍面臨腹背受敵的局面。

流賊的軍紀比起官軍要差了不是一丁半點,眼看著按照眼前的整軍速度只怕後天也難以成行,於是又斷然下令兩萬人嗎分成前中後三軍此地而行,而賀一龍則帶著七千人為千軍先行一步,餘下一萬三千人將在午後起行一波,明日一早起行一波。

七千革左五營流賊在賀一龍的帶領下乘船沿著澮水順流而下,很快便抵達了上店。賀一龍驚喜的發現了官軍紮營的痕跡,以此判斷官軍必然是從此處經過。此時,斥候回報,“回稟大頭領,官軍在五河口停滯不前,好像,好像在等什麼?”

這更加讓賀一龍確信,李信所等的就是那沿著大運河南下的二百條大船,而且偏偏選擇在五河口也不是隨意為之。因為,五河口乃是澮水與淮河交匯處,如果官軍得了大船便再沒必要返回澮水,只要進入淮河水道逆流而上,則可突破革左五營的圍追堵截,而抵達淮河南岸的中都鳳陽。

想及此處,賀一龍失聲大笑,繼而又不自覺的說了句:“大仇得報不遠矣……”

賀一龍當即下令全軍下船上岸,往南方不過二十里的淮河急行軍。抵達淮河北岸後,賀一龍真真是挖空了心思,他往日聽過鐵索橫江的段子,便想效仿古人弄一條大鐵索橫貫淮河南北,以此堵住“異想天開”的李信。可是,很快他就放棄了鐵索橫江的妙計,因為在詢問了幾個老鐵匠以後,被老鐵匠告知,若打造這樣一條橫貫淮河南北的鐵鎖,至少也要半個月以上,況且整個鳳陽府只怕也尋不到這麼多閒置的鐵器來打造鐵鎖。

一計不成,賀一龍又生一計,鐵鎖不成,麻繩總該可以吧。但也遭到了軍中匠人潑了一盆冷水。

“只怕大頭領這想法不成,麻繩雖然結實,可浸水之後,幾日便會朽斷,且強度未必便能頂得住幾十人乘坐的大船……”

賀一龍這回力排眾議,不管部下如何潑冷水,都執意要用麻繩取代鐵鎖,反正官軍過來也就幾日的功夫,時間當足夠用,至於強度,一根不夠用,就用兩根,兩根不夠就用三根,總之只要能承受住大船的衝擊便可。

民間的鐵器不常見,但麻繩這等尋常之物卻比比皆是,賊兵們輕而易舉的就能弄出一捆有一捆麻繩來。與此同時,餘下的一萬三千人也陸續趕到了淮河沿岸,按照賀一龍的指揮部署進行設防,幾乎絕大多數的人都由渡船擺渡到了南岸,以此來隱匿行蹤,躲避官軍的斥候,僅在北岸留下了小股起到偵查作用的騎兵。

賀一龍為了增加勝算,特地拉來了從官軍手中俘獲的兩門鐵炮,分別架設在水道的南北兩岸,只等官軍大船出現之後就轟他個稀巴爛。這幾日與官軍交手,也領教了火器的厲害滋味,因此賀一龍也算是革左五營裡較少注意到火器的首領之一。但無論如何,在他們的心底裡,火器這玩意終究是錦上添花的東西,硬仗大仗都要靠兄弟們真刀真槍的拿命去填,一點僥倖都要不得。

五河口,此地乃是淮河與澮水交匯之處,李信帶著人馬行至此處便就地駐紮,只等船隊抵達。大運河流經淮安府境內,淮安府沒有遭受流賊襲擾,還算是安全,因此他並不擔心船隊會在南下的途中遭遇大股流賊的劫持。

果然,李信僅僅等了一日功夫,船隊便密密麻麻的沿著淮河水道徐徐而至。與此同時,李信也已經偵知了賀一龍所部尾隨南下的訊息,據說在到了上店以後便下船登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