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3 / 4)

小說:明賊 作者:不是就是

叫那姓李的嚐嚐,什麼是有去無回。其實,他與蒙古烏珠穆沁部的汗王們做了交易,幫助烏珠穆沁部破宣府劫掠財貨,烏珠穆沁部許其草場地盤作為根據地。

宣府鎮已經事成,吳三桂大可以就此出了邊牆,脫離被追殺的危險,但潛意識裡始終有一絲不安的意味在不斷的提醒警告他,李信此人將是伴隨他後半生的剋星與死敵,若是不除了,恐怕將永無寧日,於是才鬼使神差一般便想出了這等詭計。

只聽那喇嘛又嘖嘖道:“大河正趕上桃花汛,截斷源頭就可以涉水行軍,只要他敢來,咱們只須封住前後谷口,再放水。。。。。。便是雄獅猛獸也休想逃得出去!吳將軍真是漢人中的格薩爾王……”

格薩爾是誰他不清楚,吳三桂也明白這是在誇他。一段溢美之詞聽的渾身起雞皮疙瘩,他只好奇,這大喇嘛的做派哪裡像是個出家的僧人,比起那些油嘴滑舌的市井之徒倒是像極了。

然後吳三桂還得耐著性子陪他互相吹捧,“哪裡哪裡,吳某德薄才淺,這都離不開法王的鼎力相助……”

羅桑堅贊看起來很受用,臉上的肉蛋子好像笑開了花,“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吳三桂直腹誹著,這廝臉皮之厚絕無僅有,此人是不知天高地厚呢,還是本就如此狂妄……只聽大喇嘛又繼續說道:

“還有大光明佛的庇護,離開大光明佛的普照,你我都將墮入無邊的黑暗。”

吳三桂恨不得上前將羅桑堅讚的這張嘴給扯了……

第二百七十章 做鬼做人

距離蒙古破關搶掠宣府已經過去了五天,本該率師回返的洪承疇卻遲遲沒有動身,不是他改了主意,而是朝臣們又在關鍵時刻掣肘了。這其實也怪洪承疇現在的處境是兩不靠邊,帶兵前腳離開宣府,宣府就丟了,雖然不是從他手裡丟的,但相關責任還是要負起來的。而倒黴的是,大軍剛到京師,流賊便土崩瓦解了,功勞自然也沒他的份。

總結一下,洪承疇所面臨的尷尬境地就是,所面臨的過錯要承擔責任,而功勞卻沒有份。更有甚者,大臣們紛紛落井下石,要求追究他此前抗旨不尊的罪責。

各種倒黴事林林總總湊到一起,沒罪也有責,就算皇帝想替他說句話,也得站在理上,除非能有重臣站出來力挺,皇帝再以仲裁者的角度加以評判,或可就此過關。偏偏洪承疇這一回不但沒人站出來替他說話,而且還破鼓萬人捶,不論大小官員,一律站出來攻訐他此前曾有過的任何一點過錯,就連陳芝麻爛穀子的事都被好事者刨了出來鞭屍。

把洪承疇堂堂一個二品總督難為的辯解不是,不辯解也不是。到最後愈演愈烈,大有不殺之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之不足以謝天下人的架勢。可邊事耽誤不得,總這麼僵著誰來打仗?大明天子朱由檢無奈之下只好親自站出來替洪承疇說了兩句話,宣府戰事不利,洪承疇勞苦云云,朝廷用人之際,可先權益從事。

豈知,大臣並不買皇帝這種以商量口吻說出來的意見,而是揪著洪承疇的小辮子,發動了對他更猛烈的攻擊。同時又提出了取代他的新人選,那就是一直留京停用的孫傳庭。

孫傳庭此人擁兵能力一點不必洪承疇差,既然現在用人不如將此人派出去,何必只在洪承疇一棵樹上吊死?

這個意見,本來也算中肯合適,偏偏去歲冬朱由檢受楊嗣昌影響對孫諸多不滿,直接導致此人賭氣辭官,這更加深了朱由檢對他的不滿,認為其人氣量偏狹,不足以託付大事。

所以大臣們提出孫傳庭作為接替洪承疇的人選時,朱由檢又極力反對。最後的結果就是皇帝和大臣又開始頂牛,但和皇帝頂牛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兩個蹦達最歡的給事中,言語中多有不敬,被悉數被貶官為民,打回原籍,永不錄用。

如此一來,雖然震懾了大多數的臣工,但反而使君臣間的頂牛僵持了下來。而宣府的戰事,則被大臣們以山西總兵李信在此處為由,而認為不足為慮。偏偏皇帝也認為有李信在宣府,應該不會出什麼紕漏。

至於持這種論調的執牛耳者,非薛國觀莫屬,在他的暗示和鼓動下,一眾御史言官紛紛前仆後繼,對皇帝施壓。皇帝雖然手握至高無上權力,但也不能將所有大臣都之罪了,否則這朝廷豈不是癱瘓了?歸根結底,朱由檢在這次頂牛中落於下風頭是因為沒有一個他的私人,替他衝鋒陷陣而已,這一點造成的尷尬讓他極為深刻,是時候換個聽話的首輔了。

皇帝的目光在幾位閣臣臉上一一掃過,沒看一人心裡便搖搖頭,直到想起了有病在家的老師張四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