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此時硝煙中的高陽軍也展開了衝鋒,等衝出煙霧才發覺面前竟是一隊滿身鐵甲的騎兵,驟然間均是一愣。為首之人看清一馬當先的李信,頓時眼睛一亮。
“是教習嗎?俺是石頭啊!”
這隊高陽軍正是張石頭所率領的高陽軍老營。
“石頭,你怎麼來了?”
張石頭見是李信,欣喜萬分,剛才幾乎全軍完敗的沮喪一掃而空。
“是孫閣部,他老人家發覺韃子軍營生變,密令石頭前來接應教習。”
“如今,典史和教諭他們都在高陽城頭觀戰,教習您的冤屈也該一掃而空,跟俺們回城吧!”
一旁陸九罵道:“典史老兒忠奸不明是個糊塗官,俺十三哥再回去早晚得讓那哭喪臉教諭和那陰險縣令看了腦袋。”又對李通道:“十三哥咱們不如去太行山落草,那裡朝廷大軍鞭長莫及,咱兄弟快意恩仇是何等快活!”
張石頭語塞,只是一個勁請求李信回高陽。
李信則一揮手,示意眾人安靜,對張石頭說道:“石頭,你且回城稟告閣部,李信絕不會放棄高陽,但李信在城外的作用要遠大於在城中。”
張石頭對於李信的這個決定似乎並不驚訝,而是拱手道:“孫閣部臨來時曾交代,如教習您不肯回成,著俺們兄弟便跟著您。”說罷,回頭一指那幾百高陽軍士卒,“俺們來時就已經做好了不回城的打算,這些兄弟家中親人都讓韃子禍害乾淨了,如今無牽無掛,正好跟了教習殺韃子!”
張石頭擰頭又是一聲大喊:“你們說,現在教習在此,咱們該如何?”
“隨教習殺韃子!”
“隨教習殺韃子!”
李信喟然一嘆,自來到這大明末世,所見大明官僚唯有孫承宗一人相信自己,重用自己。只可惜他不是皇帝,一介退休閣臣能做到如此,也算仁至義盡了。另外,這孫承宗也真是老謀深算,連自己不會返回高陽都算到了,崇禎因為權力之爭而棄用如此棟樑,大明焉得不亡!
與此同時,燈火搖曳的高陽城頭。典史魯之藩滿眼興奮的看著遠處沖天的火光,雖然由於清軍大營安扎在反斜面而看不清楚具體狀況,但也可以想見其間之慘烈。站在魯典史身側的是教諭周瑾,他除了興奮與欣喜外,眼中還多了斯迷惑。
“韃子軍營如何一夜之間糜爛如斯?究竟發生了什麼?”
“依小將判斷,韃子營大亂,一定與那李信相關!”
說話之人正是五軍營參將鄭西堯,此時的他一身錚亮鐵甲,極是威風,依稀還能看到一些京營驍將的風采。如今鄭西堯被委託統領全城軍卒進行防禦作戰,前次攻防戰韃子並沒有佔了便宜去,甚至還吃了點小虧,高陽城巍然不動。由此,典史魯之藩更加倚重於他。
魯之藩猶疑的嘆道:“難道當初咱們抓他錯了……”
周瑾的面色已經恢復了一貫的陰沉冷厲。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李信有著通敵的重大嫌疑,將其控制也是為了全城百姓安全計。後來此子帶著馬賊反出高陽,不就證明咱們的猜測沒錯嗎?如此桀驁不馴,如何能讓朝廷放心?”
這一番話的確不無道理,魯之藩默然不語,李信帶領馬賊反出高陽是真,桀驁不馴,不服調遣也是真。朝廷歷來以文御武,就是為了防止這些粗鄙武將擁兵自重,他以一介區區教習煽動兵變,便是有十個頭也不夠砍的。
魯之藩欲言又止,想了半天終於還是吐出口來。
“若攪動韃子營大亂的果真是李信,咱們該如何處置他?”
周瑾面無表情的答道:“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可準其待罪立功,繼續出任高陽軍教習,不過這指揮之權卻只能由鄭將軍代勞了!”在他看來,不追究其罪責已經是格外開恩,如今還準其待罪立功,那便是隆恩浩蕩了!
高陽城頭上幾個頭頭腦腦正在商量如何處置李信的時候,李信已經下定了不回高陽的決定,他之前說留在城外更有作為的空間,此言不虛,但其實在內心當中還另有計較。
李信知道,經過之前反出高陽的舉動,他已經徹底失去了高陽文官的信任,就算帶著一個碩大的功勞回去,他一樣會被牢牢的控制起來,不得施展。只有老辣如孫承宗看透了此中關節。
清軍大營的大火越燒越旺,李信不敢多做耽擱,帶著所有馬步軍列陣向南衝出十餘里才停住腳步。
馬賊們搶馬時按照昔日習慣是一人雙馬,甚至是三馬,於是李信命人將馬分於高陽軍老營的軍卒。此番來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