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館裡交給了黃宗羲。
雞叫三聲,天光已經放亮。鄭三俊徹底放下心來,只對李信大有深意的笑著。
“軍港大火的調查公文自然可以重寫,只是鎮虜侯的打算卻是已經來不及了,此刻《公報》的報紙已經被送往大街小巷,沒準已經有人已經閱讀了與鎮虜侯撕碎那份公文同樣的內容!”
“什麼?”李信突然像不認識一般,重新打量著鄭三俊,此人在軍港爆炸後的行為便一直異於以往,他一時間還想不出其中的原因。
不但李信有些糊塗,就連鄭三俊都對自己的決定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只是這種改變,並非是軍港大火之後,而是聚寶門外的大閱兵之後。他忽然有了一種難以宣之於眾的預感,正是這種預感驅使他做出了異於以往的舉動。
李信陷入了沉默,不過他思考的卻不是《公報》上所刊登的內容。他忽然抬起頭來看向米琰:“商人範市的背景可曾調查仔細?”
“範市其人浙江湖州人士,此人在聽說軍港大火後已經吞金自盡,透過對其僕役的審訊,得出供詞,當日大火之時,正是範市所遣之人負責往軍港運送一批新式火槍,據說這批火槍乃是從西洋人哪裡夠得,精度奇準!”對於此米琰有些將信將疑,又十分的惋惜。“可惜一場大火將所有的證據都燒成了灰燼,那種精度奇準的火槍也不曾得見,亦不知真假了!”
聽到這裡李信忽然心頭一動,精度奇準的火槍,如果所料不差,當是指線膛火槍,原來此時的西方已經開始生產這種在槍管內壁拉出膛線的火槍了。在山西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