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然而去。
出了政事堂,初秋的風吹涼了腦門上的大汗,這才心思清醒過來。都說李信那廝睚眥必報,自己如此在背地裡針對他,恐怕早就上了此人的打擊名單,怎麼才能扭轉這種對自己的不利局面呢?
到了今時今日,姜曰廣哪裡還顧及什麼文人風骨,滿心滿腦子都是如何才能保全自身。他腳下不停,沿著甬道而去,忽然便如茅塞頓開一般,狠狠拍了自己的大腿一巴掌,竟喜極而泣道:“如何就忘了這個法子?”
大門外的姜家家丁早就瞧見了自加老爺,趕忙抬著轎子湊上來。
“老爺今日出來可早,這是回府嗎?”
姜曰廣猛然回過神來,斷然道:“不回,你好好在此處等著,老夫還有要事。”
家丁暗暗奇怪,如何今日老爺竟好似神不守舍,甚至還有幾分慌慌張張的模樣?這些家丁能日日跟隨自家老爺都是人精一般的家奴,察言觀色是最基本的技能,所以姜曰廣的心理狀態在自家家奴面前纖毫畢現。
姜曰廣又決定暫且不回家,而是轉身又奔翰林院而去,他在翰林院裡還有一干心腹,那些翰林們當是自己最好的救命稻草。都說解鈴還須繫鈴人,那麼自己如何開罪的鎮虜侯,便從何處彌合,豈非是一個絕佳的主意?
第七百五十四章 另立朝廷
政事堂諸位大僚按制議事,尚書們姍姍來遲,官員們對此習以為常。所謂政事堂議事,早就淪為一種形式而已,而今的大明京師是北京,作為南京的留都早就遠離權力中樞,所以這些象徵京師權威的一整套體制舊例,也僅僅成了一種維持這象徵的手段。
不過,平時就算尚書們來的再晚也總還靠譜,而近日的氣氛似乎大有異於尋常的味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眾官員們也逐漸嗅到了空氣中那種不同以往的味道,隨之此前那種隨意和懶散的氣氛也逐漸淡去,忐忑與彷徨則開始在政事堂內瀰漫開來。
原本鬧哄哄一片的政事堂竟在瞬息之間變得肅靜一片,偶爾有人忍不住議論幾句也是可以壓低了聲音,交頭接耳一番。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其中的壓抑,但讓人摸不清頭腦的是,這種壓抑究竟來自何處?沒人能夠說的清楚明白。
忽然門口有人不知是誰喊了一句,“來了,來了,尚書們來了!”
他口中的尚書們,其實主要指南京城中權勢威望最盛的三個人。列居首位的是南京戶部尚書鄭三俊,其次是南京工部尚書熊明遇,再次則是南京兵部尚書高宏圖。其中南京工部尚書熊明奉命去了杭州調查浙江市舶司貪墨公帑一案,所以此時南京城中兩位舉足輕重的尚書則僅剩下鄭、高二人。
鄭、高二人的到來,讓政事堂內十幾位高官大僚的心都不由得懸了起來。他們之中似乎隱隱預感,今日將會發生大事。不消片刻功夫,鄭三俊與高宏圖聯袂而至,兩人落座之後,高宏圖看了一眼鄭三俊,清清嗓子朗聲道:“近來南直隸戰事迭起,先有江北失陷,再有魏國公太平府慘敗……”
政事堂內忽然起了一陣嗡嗡之聲,顯然,高宏圖的話太過讓人震驚,直接提及太平府慘敗,自然也就給魏國公在南直隸目前形勢中的作用與責任定下了基本調子。換言之,今日的政事堂議事已經絕不會是走個過場形式那麼簡單了。
“肅清!肅清!”
戶部右侍郎畢懋康忽然站起了身來維持秩序,幾句話喊下去,政事堂內才逐漸恢復了平靜。
高宏圖見左右安靜下來,這才咳嗽了一聲,清清嗓子繼續道:“若非鎮虜侯關鍵時刻力挽狂瀾,你我諸位,只怕今日也難如此安生的坐在這政事堂內議事了!”
此言一出,諸位大僚們心思已經明鏡一般,鄭高二人的意圖到現在昭然若揭,肯定是要“抬李抑徐”了,那麼問題的關鍵是官員們究竟該如何選擇站隊?其實這一點都不難,官員們的意見遠沒有那麼分歧,有了兩位尚書的領頭,餘下的人想都不用想,跟隨從眾就是。誰要是想提出點反對意見,豈非將自己置於南京百官的對立面之上?
官員們都是歷經十數年乃至幾十年大lang淘沙下來的,到了這般境地,若再對於眼前的形勢發展看不明白,那這幾十年可都是活到狗肚子裡去了。所以,高宏圖的話音剛落,便迎來了陣陣贊同之聲。
這其中有人贊賀,同時也有人沉默,但就是沒有反對的聲音。高宏圖對眼前的局勢甚為滿意,但他忽然又想起了這幾日極為活躍在背後搞小動作的姜曰廣,心道這老傢伙今日怎麼沒站出來找彆扭?他目光在政事堂內掃視了一番之後,這才恍然,原來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