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尷尬,兩人說了幾句虛應的場面話之後,吳禎也不再多加耽擱,就此出帳準備返回江都。就在李信暗自慶幸時,帶著隨從出了軍營的吳禎,當即就沉下了臉來,陰沉的讓人不寒而慄,幾個隨從都知趣的遠遠跟在後面……
時間還沒過午時,陳縣令急吼吼趕來了三衛軍軍營,一副如喪考妣的模樣。這一幕恰巧被親兵隊官李雙財瞧見,不禁嘖嘖道:“侯爺料事如神,這鳥縣令果然來了!”
這一回陳縣令並沒有如願見到李信,接待他的是副將陸九,只冷言冷語的敷衍了幾句,便藉故丟下他徑自走了,臨了還不陰不陽的留下句話,只告訴他必須限期執行總督府與巡撫衙門的聯署公文,否則只怕他頭上烏紗是保不住了。
陳縣令欲哭無淚,想走又不敢走,不走李信又不肯見他,直到天黑之後有三衛軍的軍卒來趕他,這才不情不願的離開了軍營。但仍舊沒有離開,只在軍營轅門外徘徊,踱幾步就嘆息一聲,看的人好不唏噓。
只聽他自言自語,“到了這步田地,做事也是個死,不做事也是個死。唉!我怎麼就這麼倒黴,偏偏遇上了……”
天色黑透之後,陳縣令仍舊沒有離開,這時便有軍卒出帳,將一封書信交給了陳縣令。陳縣令急不可待的將書信展開,只見上面只有八個字,“儘管去做,有我撐腰”!
看罷之後,陳縣令長嘆一聲,嘟囔了一句,“晚死總比早死好……”終於帶著隨從返回了龍潭縣縣城。
二月十二龍潭縣十里八鄉間忽然都響起了急促的鑼聲。竟是縣衙的皂隸提著銅鑼,沿著羊腸路一路敲擊,同時口中還振振有詞的喊著,“縣太老爺有佈告,即日起原棉田改種稻田者,複種棉田……”
這段話說的拗口,卻是清清楚楚的傳遍了四鄰八鄉。種棉田得利自比稻田豐厚,只因朝廷當初鼓勵種棉,免除了棉田的稅賦,這才使得松江布產量冠絕天下。當初官府取締棉田時,百姓們自然不幹,卻是敢怒而不敢言,如今幾個月還沒過去,事情竟又有了反覆。
官府朝令夕改,百姓們自然不肯輕易相信,便有膽大的聚集一起同去縣城看佈告。待果見蓋著縣令大印的佈告貼在城門口,這才歡天喜地打算趕緊回去報喜。誰知又有識字的人說道:“這佈告上還說了,咱們應天府的棉田要統一規劃管理,由總督和巡撫一齊出面要新建個衙門,叫什麼督造處……”
本來還歡天喜地的百姓們又迷惑了,他們不明白這統一規劃管理和什麼督造處究竟是幹什麼的,心裡一時忐忑,只怕這是官府在變相的向百姓們攤牌稅收。朝廷這幾年徵收的三餉已經夠百姓們喝一壺的了,即便富庶如江南一帶,也快承受不住這多如鳥毛的加餉了。
終於有膽子大的人壯著膽問佈告旁邊宣講佈告的縣衙師爺,“敢問老爺,朝廷,朝廷可是又要加餉?”
卻見那師爺滿臉不屑的掃了一眼圍觀的百姓,斥道:“一群無知之輩,沒見佈告上寫了嗎……”他挽袖指點著佈告,口中振振有詞:“為百姓福祉計,棉田與織布事宜由督造處統一規劃管理……”
唸了一陣,師爺的三角眼陡然陡然圓睜,“都聽明白了?這時為了你們的福祉,你們哪個耳朵聽出了官府要加餉的?”
“如此說,官府是不加餉嘍?”
師爺只覺得自己好似對牛彈琴,氣道:“我說的還不夠明白嗎?這滿篇的文字,哪裡有加餉二字?”
百姓們這才釋然,繼而又曝出了陣陣歡呼,直喊著青天大老爺萬歲,捎帶著竟連那師爺也頌揚了一番。聽得百姓們頌揚自己,師爺頓覺臉上有光,面色也帶了笑意,一雙三角眼則快成了兩條縫。
督造處以龍潭縣為試點,呈輻射狀在各府散開,包括應天府、鎮江府、蘇州府、松江府等各縣的縣令全部接到了總督與巡撫的公文,要求他們全力配合督造處行事。
不過僅憑一紙公文這些縣令們哪裡會輕易就改弦易張,南京六部才是他們定職上司,所謂總督巡撫也不過都是臨時的差遣,將來他們事了撤治,他們如何吃得起南京六部的怒火?於是一個個陽奉陰違,竟齊齊打起了隔岸觀火的主意。
只有龍潭縣的陳縣令是這五府二十七縣裡執行督撫公文最積極的人,並且沒有之一。因為督撫公文裡白紙黑字寫著,委任他陳文柄當這新成立的督造處督辦。並且還破例為他這正七品的縣令,加了一個通政司正五品右參議的銜。
如此,陳縣令便又多了一重身份,以通政司右參議的職銜兼掌督造處督辦的差事,竟是連躍四級,升官了!不過,陳文柄卻沒有半分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