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韓東,則在辦公室裡面構思著如何組織文章,儘量寫得巧妙一些,要把當前的旱情和有可能出現的水災聯絡起來,為督查室的督察工作提供相應的依據。
韓東也想過,自己如果能夠跟國務院的領導談談,由他們來關注這個事情的話,那一切都要好辦得多,可關鍵的問題是,自己現在除了腦海之中的記憶,其他的並沒有太過明確的證據。
雖然歷史上出現過類似的案例,可畢竟只是少數,並一定說大旱之後會有大水。
所以韓東雖然有心,但是也知道這條路是行不通的,只能寫寫文章,同時讓督查室出去督查一下,儘量去努力而已。
下午周元青就抱了一大堆的資料回來了。
韓東快速地閱讀了一番,腦海之中便有了譜了。
隨後,韓東又輾轉找了中宣部長潘子新的秘書,讓他幫忙給《華夏日報》打了個招呼,讓他們把自己這篇文章連夜稽核,以便第二天發出去。
雖然潘子新的秘書對於韓東的所作所為有所不解,但是他明白韓東的身份,自然就照辦了,反正只是一篇文章而已,並不會對他造成多大的影響。
第二天,在華夏日報第三版上面,韓東的文章《未雨綢繆,抗旱不忘防洪》刊登了出來,整篇文章大約有四千多字,透過歷史上的事例,指出了當前抗旱之時,也要為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洪災做一個準備。
看到這篇文章,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嗤之以鼻。
“這小子又想幹什麼?”蘇重微看到文章,忍不住十分地疑惑,在他看來,韓東應該不是為了譁眾取寵才寫這篇文章的,“現在的局勢,洪災完全就是沒影子的事情啊。”
。
【本故事純屬虛構,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