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的眼光,很多地方都是眾人所不及的。
此刻,大家的目光全都集中在老太爺的身上,看他怎麼說。
“一個新聞嘛,沒有必要關注太多。”老太爺依舊一副笑眯眯的樣子,緩緩地道:“和京普聊聊天又怎麼樣,就算和聯合國秘書長聊聊也沒什麼嘛。而且,韓東這次出去,也是做了事情的,對華俄雙方的合作有很大的好處,那又何必去管其他人怎麼想怎麼說”
老太爺的表情雲淡風輕,他老人家的話語,透露著一股捨我其誰的大氣。
在鄭澤華、韓政等人看來很重大的一件事情,老太爺卻是輕拿輕放,完全就沒有當它是多大的事情。
這一點,就顯示出老太爺的所思所慮,遠遠超過了眾人所想。
“老太爺才是韓系的定心石啊,有老太爺在,再大的風浪,都不算什麼。”韓東在心中感嘆道。
聽了老太爺很平淡的話語,韓東的心中也變得一片平靜。
這時老太爺又道:“華夏國正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我們的政府,最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
他的目光在眾人的臉上緩緩滑過,隨即輕輕地道:“現在最需要的是能夠做事,而且敢於做事的人呀。能夠做事情,不是壞事情,就沒有必要可以藏著掖著的了。”
“不管大家站在什麼立場之上,對於一個官員的認識上面,都有一個大體相近的標準,那就是這個人有沒有能力,這一點特別是越到上面越重要。有能力是最主要的,至於其他的,比如為人是否謙虛啊等等,雖然重要,但是絕對不是第一要素。”
“韓東一貫還是很謙虛的,而且也尊重老同志,又能夠做事情,你們還擔心什麼?”
老太爺自然明白鄭澤華等人心中在擔心什麼,所以乾脆藉著這個機會,將他這段時間所考慮的問題拋了出來,也算是給大家上一堂課。
“澤華你在京城,雖然是一個複雜窩,但是也不能畏首畏尾的,看準了的事情,就要下大力氣去做,不然的話,幾年時間就白混過去了。”
聽著老太爺的話語,身為華夏國政治局委員、燕京市市委書記的鄭澤華,十分謙虛地認真傾聽著。
他明白,老太爺的思想和認識,那可是經過千錘百煉,能夠聆聽老太爺的指導,對他也是很有益的。
老太爺也沒有多說,隨後目光轉向韓政,道:“韓政你在國務院,要統攬全域性,注重實務,多瞭解基層的情況。”
最後老太爺又把目光移到了韓建國的身上,道:“建國,你在石油部門搞了這麼多年,可以放手給其他人做了。這次和俄國的談判也算是圓滿,你也就功成身退吧。”
對於老太爺忽然提出來的這個決定,眾人都有些驚訝。
韓建國一直在華夏石油工作,從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一直幹到集團的一把手,可以說他是伴隨著華夏石油的成長而成長起來的,功勞、苦勞也是難以盡數。再者按照正常情況,韓建國還可以幹個一兩年再退居二線,這樣或許對華夏石油的發展更有好處。
可是老太爺忽然讓他提前退下來,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
只是老太爺也沒有做過多的解釋,他老人家決定了的事情,自然也沒有人反對。
當然,大家心中還是要好好地揣摩一下老太爺這個決定背後的深意的。
韓建國道:“爸,我早就想撂下這個擔子了,這次韓東出的主意,讓華夏國和俄國的合作加深了一步,也讓我的心願了了,我明天就去寫辭職報告,也正好乘著這個時間,多陪陪您。”
韓建國已經六十來歲了,作為國有企業的正部級幹部,也沒有什麼前途可奔,所以他聽老太爺這麼說,立即就很輕鬆地作出了全面退下來的決定。
老太爺點了點頭,道:“嗯,曼良也該成親了吧,老大不小的了,準備一輩子打光棍?”
韓曼良作為長孫,老太爺曾經對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只可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韓曼良的行為讓老太爺失望至極,甚至是絕望了,連管都懶得管他。
幸好韓東異軍突起,一下子讓韓家有了第三代的接替人,這讓老太爺心中無比地欣慰,對韓曼良就更是不上心了。
韓建國苦笑了一下,道:“爸,您也不是不知道,曼良這小子玩性大……”
“都三十好幾的人了,又不是小孩子”老太爺擺了擺手,道:“讓他把那個影視公司轉讓了吧,又不是沒錢花,開個公司招人顯眼乾什麼。”
聽老太爺的語氣無比的堅決果斷,而且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