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怎能殺好朋友?”齊樂長長吸了口氣,咬了咬牙,便述說那晚在慈寧宮所聽到太后和海大富的對答。
康熙聽到父皇順治竟然並未崩駕,卻是在五臺山清涼寺出家,這一驚固然非同小可,這一喜尤其是如顛如狂。他全身發抖,握住了齊樂雙手,顫聲道:“這……這當真不假?我父皇……父皇還在人世?”齊樂道:“我聽到太后和海大富二人確是這麼說的。”康熙站起身來,大聲叫道:“那……那好極了!好極了!小桂子,天一亮,咱們立即便往五臺山去朝見父皇,請他老人家回宮。”
康熙君臨天下,事事隨心所欲,生平唯一大憾便是父母早亡。有時午夜夢迴,想到父母之時,忍不住流淚哭泣。此刻聽得齊樂這麼說,雖仍不免將信將疑,卻已然喜心翻倒。
齊樂道:“就只怕太后不願意。她一直瞞著你,這中間是有重大緣故的。”康熙道:“不錯,那是什麼緣故?”他一聽到父親未死,喜悅之情充塞胸臆,但稍一凝思,無數疑竇立即湧現。齊樂道:“宮中大事,我什麼都不明白,只能將太后和海大富的對答據實說給你聽。”康熙道:“是,是,快說!快說!”
聽齊樂說到端敬皇后和孝康皇后如何為人所害,康熙跳起身來,叫道:“你……你說孝康皇后,是……是給人害死的?”齊樂見他神色大變,雙眼睜得大大的,臉上的肌肉不住牽動,不禁害怕,顫聲道:“我……我不知道。只聽海大富跟太后是這麼說的。”康熙道:“他們怎地說?你……你再說一遍。”齊樂記性甚好,重述那晚太后與海大富的對答,連二人的聲調語氣也都學得極像。
康熙呆了半晌,道:“我親孃……我親孃竟是給害死的?”齊樂道:“你……你母親……”康熙心中一酸,淚水涔涔而下,道:“你說下去,一句也不可遺漏。”
齊樂接著述說兇手用“化骨綿掌”先害死端敬皇后的兒子榮親王,再害死端敬皇后和貞妃,順治出家後,太后又害死孝康皇后,殮葬端敬皇后和貞妃的仵作如何奉海大富之命赴五臺稟告順治,順治如何派海大富回宮徹查,卻說他眼睛瞎了之後,敵不過太后,以致對掌身亡。
康熙定了定神,詳細盤問當晚情景,追查她所聽到的說話,反覆細問,料定齊樂決無可能捏造此事,抬起頭想了一會,問道:“你為什麼直到今天,才跟我說?”齊樂猶豫了下,道:“這件事牽涉太大,我哪敢亂說?可是明天我要逃出宮去,可能也不回來了,想到你孤身在宮裡極是危險,可不能再瞞。”康熙道:“你為什麼要出宮?怕太后害你?”齊樂道:“這……我跟你說,今晚死在慈寧宮的那個宮女,是個男人,是太后的師兄。”太后宮中的宮女竟然是個男人,此事自然匪夷所思,但康熙這晚既聽到自己已死的父皇竟然未死,而母親又是為一向端莊慈愛的太后所暗殺,再聽到一個宮女是男人假扮,已絲毫不以為奇,問道:“你又怎麼知道?”
齊樂道:“那晚我聽到了太后跟海大富的說話後,太后一直要殺我滅口。”當下將太后如何派遣瑞棟,柳燕,以及眾太監先後來加害自己等情況一一說了,又說到在慈寧宮中聽到一個男子和太后對答,兩人爭鬧起來,那男子假扮的宮女為太后所殺,太后卻也受了傷。她這番話說話當然不盡不實,既不提起陶宮娥,也不說自己殺了瑞棟和柳燕,偷了幾部《四十二章經》等事情。
康熙沉吟道:“這人是太后的師兄?聽他口氣,似乎太后尚受另一人的挾制,那會是什麼人?難道……難道這人知道太后寢殿有個假宮女,因此……”齊樂聽他言語涉及太后的“□□”,不敢介面,又想到若是現在跟康熙說得多了,只怕有些關於神龍教的事圓不過去,便只搖了搖頭,過了一會,才道:“我也想不出。”
康熙道:“傳多隆來。”多隆正自憂心如焚,宮裡接連出事,自己脖子上的腦袋就算不搬家,腦袋上的帽子、帽子之上的頂子,總是大大的不穩,聽得皇帝傳呼,忙趕進乾清宮來。康熙吩咐道:“慈寧宮沒什麼事,你立即撤去慈寧宮外所有侍衛。太后說聽到侍衛站在屋外,心裡就煩得很。”多隆見皇上臉色雖然頗為古怪,卻沒半句責備的言語,心中大喜,忙磕了頭出去傳令。
康熙又將心中諸般疑團,細細詢問齊樂,過了良久,料知眾侍衛已撤,說道:“小桂子,我和你夜探慈寧宮。”齊樂道:“你親自去探?”康熙道:“正是!”一來事關重大,不能單是聽了齊樂的一面之詞,便對撫養自己長大的母后心存懷疑;二來“犯險夜探”,是學武之人非做不可之事,有此機會,如何可以輕易放過?自己是皇帝,不能出宮一試身手,在宮裡做一下